http://www.pptjcw.com

品牌资产会老化的,不然要IP干嘛?

    随着时间的流失,品牌资产老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品牌资产会老化的,不然要IP干嘛?

    01

    最近有一篇文章,名叫《别把品牌资产,弄丢了》,获得了10万+以上的阅读量,在品牌的文章中相当罕见。

    作者沈帅波在文中表达了对品牌的坚定信仰,并对一些品牌在网络上盲目降价迎合趋势的做法非常痛心,认为这是对品牌资产的极大践踏。

    作者写到:“丧失了品牌资产,只会打折的品牌(其实只是牌子)就像一个卑微的人,你说再多遍我爱你,你的女/男神最多说你是个好人罢了,甚至让你走。”

    另一段话则表示:“你必须守卫住你的品牌资产。一旦你服务的那群人不再向往,乃至觉得你不合适的时候,你就完蛋了。”

    这篇文章很有情怀,确实打动了很多人。

    但其实,品牌资产老化是一个必然过程,是没有人能阻止的,也不是经营者有品牌信仰就一定能保持得住的。

    很多人以为只要相信品牌,不断维护,就能保持品牌资产的魅力,其实未必如此。

    文章的一个观点我很不认同,这个观点是:

    “品牌资产的价值在一个品类开始衰退的时候,就出现了。当品类在增长时,你会觉得做不做品牌都一样。都长得很快啊。XX串串。XX奶茶。XX电视。品类一旦停止增长,所有自主流量导向了拥有品牌资产的人。”

    而我认为,实际情况是:当一个品类真的开始衰退时,这个品类中所有旧品牌都会衰退,原本的领导品牌的衰退反而更加剧烈,很多大象都是这样倒下的。

    比如诺基亚、SONY都是非常信仰品牌力量的企业,但这仍然无法阻止、在技术创新变革的冲击下,诺基亚在手机业基本消失,SONY出现巨额亏损,曾经非常喜爱SONY的那些消费者,现在基本是苹果、华为,甚至是各种新崛起电子品牌的用户。

    在品类衰退中的赢家,往往是以创新姿态出现的新品牌,而不是老品牌;而能抵抗住品类衰退危机的老品牌,关键是及时推出有足够竞争力的新产品。

    我觉得, 作者是把品类成熟期当成衰退期了,因为领导品牌,确实能够在品类成熟期获得最大的收获回报,这时候只要不断做品牌维护就好了。但是一旦进入衰退期,原本的品牌老大往往会更难堪。

    初创期看新秀,成熟期看老大,衰退期看变革者,这才是品类与品牌的关系。

    02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品牌资产之所以成为心智资产,是产业生态环境下结出的硕果。

    再以文章中力举的茅台酒为例,作者对茅台酒有很多溢美之辞,但其实,茅台酒之所以能价值越来越高,主要因为处在一个产业生态环境变化较小的行业,而不是企业做得有多好。

    茅台的成功,更多是被外界合力推上去的。茅台酒正好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被外界的多种力量选择去登天。茅台企业能做到的事情,是犯的错误少,而不是在品牌上做得最好。

    如果酒行业生态真的发生更大的变动时,大家对茅台酒的品牌信仰,就未必有多么不可动摇。

    现在把问题回到:什么是品牌资产?

    我借用戴维·阿克《管理品牌资产》的说法——品牌资产有五个维度:忠诚度、知名度、认知度、联想度以及其他品牌专属资产——商标、口号、渠道等等。

    只要我们跳出品牌营销的小盒子,在一个更高维度去观察,就会发现——“忠诚度、知名度、认知度、联想度”全都和产业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消费者购买产品要选择品牌,而往往在传统的小店货架上只能容纳几个品牌,这时候,品牌的忠诚度(其实就是复购率)、品牌的知名度、认名度、联想度等会有极大作用,确保品牌能够出现在有限的货架上。

    但是当货架在互联网时代无限化时,品牌的旧有力量作用其实是大大降低了,原本被有限广告黄金位、有限话题、有限货架护航的传统品牌,会发现经常有心无力。

    这时会发生逆念:越是品牌的传统力量下降,越是让经营者膜拜品牌的魔力。

    于是出现这样的矛盾奇观:一方面在营销舆论上,品牌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重视和膜拜;另一方面在实操层面,企业比以前更顾不上品牌塑造,更急功近利。

    不是企业人不想在品牌实践上知行合一,而是做不到。

    原因是:在无限媒体、无限话题、无限货架的产业生态环境下,品牌资产的价值其实被严重冲击了,几乎所有老品牌都有老化的问题。

    在这种新生态环境下,只有超顶级品牌能活得更好,品牌力量确实更强了。

    而原本的一线品牌,一定会发现自己正在被边缘化,而二、三线的品牌更是只能陷入价格战,虽然经营者还在努力相信品牌资产的价值。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数字化时代的B2B销售(3)销售支撑体系管理MCI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