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大多数企业老板、CMO容易忽略的5条营销常识!

    如何理解年轻消费群体在消费行为上的两极分化?如何让用户感知到产品价值?如何实现盈利的持续化增长?本篇文章中,作者结合丰富多样的品牌营销案例,向我们分享了5条宝贵的品牌“秘诀”。

    大多数企业老板、CMO容易忽略的5条营销常识!

    开工的第一篇推文,想和大家分享下最近一些朴素的品牌笔记思考。

    一、所谓的网红爆款现象,反映的不是马斯洛金字塔最底层的物质需求,而是金字塔尖的精神需求

    很多人说95后00后佛系,但在消费面前,他们却比80后更能正视自己的消费欲望,这帮“口嫌体正直”的年轻人,一边倡导佛系养生,一边变着法儿地去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没事要跟朋友喝个下午茶,加班要犒劳自己一杯喜茶,周末约会还要去网红餐厅打个卡,一年至少两次旅行,不养孩子先养主子,每人还都有一两个费钱的小爱好。

    怎么办呢?

    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有限的收入,导致年轻消费群体在消费行为上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在一些高频日常的消费品里,他们选择“消费降级”,精打细算,注重性价比,不愿意轻易为品牌溢价买单。

    而另一方面,在一些低频但彰显个性的消费品上,他们却有明显的“消费升级”,喝咖啡要去精品咖啡馆。

    我把这种两极分化叫做“社交货币化”:所有不适合在社交媒体展示的消费行为,都降级了,比如日常的面膜或日常保养品。

    而那些有点酷,颜值高,适合发在社交媒体的消费品和消费场所,都能享受到社交媒体溢价。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网红餐厅也都纷纷花更多时间在装修、菜品摆盘和打卡墙设计上,而不是菜品口味上了。

    一言以蔽之,所谓的“颜值经济”以及各种网红爆款现象,反映的并不是马斯洛金字塔最底层的物质需求,而是金字塔尖的精神需求。

    其背后,有浓浓的“求关注”社交属性,反映的是95后、00后年轻人的“孤独感”。

    二、营销是创造用户可感知的价值

    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很多企业花了重金在产品研发上,但是消费者不买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消费者感知不到产品的价值,或者说所能感知到的成本大于能感知到的利益。

    比如有家餐厅,自己种的菜,虽然顾客都很喜欢吃,但这款菜品研发费时费力,成本就要100块钱一斤,顾客点一份,也就几百克,捞一筷子就没了,总是对量不满意,顾客又不知道这一筷子菜背后的付出,结果一算账,赔了,最终只能下线这款菜。

    这家餐厅虽然做了很多,但产品的价值缺没有讲出来,还指望顾客去挖掘“潜在价值”,显然有些一厢情愿。

    那怎么让顾客能感知到你的产品价值呢?

    举个例子,老乡鸡在做品牌升级时,在产品的卖点提炼上,把180天的土鸡、农夫山泉放大去强化突出,农夫山泉大家都知道,土鸡与饲料鸡的区别消费者也是由感知的。换句话说,就是老乡鸡不改变这个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生理和功能体验,但放大了顾客对这个产品的可感知价值(溢价部分)。

    顾客没有那么复杂,能凭借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五官直观地体验到产品的价值,能根据常识去理解,直击顾客真实需求,让他觉得这个钱花得值,顾客才愿意买单。

    所以,在闷着头一个劲宣传产品的时候,你有没有停下来想一想,你做的是营销中的哪一步?有没有把营销做在刀刃上呢?

    三、刚需是生意可持续的密码

    很多人都喜欢强调自己做的是产品是爆品,实际上爆品一条街都有。

    我一直认为在打造爆品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消费者要在你这里买?你自定义的爆品都是消费者想要的吗?还是目标用户群体有60%的人想要的?

    做品牌首先要制造迫切需求,要找到用户的“痛点”、要做“刚需”,还要重视高频消费。

    比如哈啤的一起哈啤(happy)、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美的空调一晚低至1°电。

    他们所传递出来的理念是,解决痛点就像雪中送炭,它直击用户的感官。

    所以要么告诉用户,你的品牌能够帮他解决什么问题。要么提醒用户,你不买我,生活中就会面临什么问题,给到用户一个非买它不可的理由。

    四、一个品牌跑出来肯定不是按照原来的旧模式,一定是更现代的创新方式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那么,如题,什么是更现代的创新方式?

    比如:传统的茶叶注重山头、产地,做好茶叶再去找用户。而新品牌的小罐茶的打法是先锁定目标人群,再根据人群的需求,设计产品,设计包装、强推品牌,占领市场后追溯上游,建立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建设生态示范茶园进行规模化种植。

    这套做法确实使小罐茶打出来了。

    当然,很多人对小罐茶的诟病,很多是来自于对他掌门人过去操盘项目的公式化概括,认为小罐茶是来收割智商税的。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杀手级案例,元宇宙营销被茅台玩明白了! 下一篇:AI时代的循证公关:舆情不重要,认知才是关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