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颜值只是起点,别再用“审美红利”绑架品牌了

    编辑导读:人是视觉动物,,这意味着人始终有追求美的倾向,而这个倾向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衍生出的各行各业,在消费行业上同样如此,众多品牌打着“颜值经济”的旗子开始了产品包装。但是颜值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小部分,不是品牌全貌,品牌想要长久发展,真正的核心还是塑造好产品体验和持续创新。

    颜值只是起点,别再用“审美红利”绑架品牌了

    每到饭点,朋友圈就开启了舌尖上的美食摄影大赛,手机先吃也成为饭桌上一道默认的风景线。

    互联网和食物,这两个词叠加放在如今的消费者身上,带来了一个新词:颜值经济。从一杯奶茶到五花八门的网红餐厅,再到各种新奇特的、颜值高的产品,消费者把这些照片PO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这何尝不是一种“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回归到消费市场时,越来越多的关注点也开始围绕“颜值”、“设计”、“审美”等出现。

    所以,我们今天借这个话题一起来聊下审美红利效应。

    一、颜值红利的洼地

    在2019年的【时间的朋友】上,罗振宇分享了梁宁老师的一句话:品牌,就是你愿意和它自拍。

    在吴晓波年终秀上,吴晓波老师也提出了一个词叫【颜价比】:“当大家愿意为场景、为心情、为品质买单的时候,有一个名词“性价比”消失了,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颜价比”,好看变得非常重要。”

    颜值只是起点,别再用“审美红利”绑架品牌了

    这说明什么?当代中国人对高颜值的执着追求超乎想象,在年轻人审美倾向性的主导下,伴随着颜值经济而来的是审美红利的洼地。

    而与审美红利相对应的是什么?高颜值产品产生的品牌“溢价效应”。

    这种溢价效应也传递出了颜值的重要性,一是信息传递效率。现在的消费者接受到信息是爆炸性的,品牌要么先让消费者欣赏到你的才华(产品),要么先让他被你的颜值吸引,然后再考虑,要不要继续了解、喜欢你、信任你(购买)。而喜欢,一定是始于颜值的,消费者愿意购买能够满足自身审美需求的“高颜值”产品。

    二是基因里藏着的对更美好生活的暗示。比如消费者选择一个商品,抛开好用、功能等因素之外,选择的是自我的意义,是作为人在社会里面的一个标签,审美、态度等各个方面的一些信号。

    所以,我们会发现美学思维正在重构流量增长乃至整个商业逻辑。那些引领生活美学潮流的品牌,他们更加注重体验,更多的借助设计力和细节感来传达:

    不再是简单的品牌或产品,而是对于生活的美好信念。

    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第一个是三顿半,经常被营销圈和 VC 圈用一个词来描述三顿半用户晒图的盛况——成图率。

    这个词源于峰瑞资本黄海先生,“审美红利与成图率直接相关,后者是指每一百个购买产品的用户,百分之多少会自发地拍照分享,这个指标能够侧面反映新人群的审美倾向。”

    三顿半是如何成为一个「成图率」很高的品牌的?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1. 产品包装升级

    三顿半创造性的设计出了小罐包装,走了mini可爱路线。而且有个讨巧的设计,不同口味咖啡的小罐子编号不同,按照烘焙程度从1-6号进行排序,数字越小的风味越突出,果酸相对明显,数字越大则越厚实和浓苦。

    在颜色的偏好上,采取了亮黄、淡红、黑灰等多种颜色,视觉冲击力极强。

    颜值只是起点,别再用“审美红利”绑架品牌了

    三顿半的创始人吴骏谈起包装设计时说,关键词是还原,要用咖啡杯本身的形状,帮助用户理解它就是一杯好喝的咖啡。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广大女性用户,像讨论口红色号一样去讨论咖啡。把专业生涩的咖啡内容符号化,消费者作为咖啡小白,也能轻易上手。

    颜值只是起点,别再用“审美红利”绑架品牌了

    ▲ 网友在网上晒出的照片

    看似反常规,但三顿半与众不同且高颜值的包装设计不仅形成了品牌独有的专属造型符号,还促使用户主动拍照分享和传播,实际上是减小了用户传播成本——降低“认知成本”,增强“社交传播”效率。

    2. 跨界也分三六九等

    三顿半从2019年到今年2月份,接连联手了10多位国内设计师、漫画师、插画师、美学博主共同打造咖啡联名款。

    颜值只是起点,别再用“审美红利”绑架品牌了

    (三顿半和设计师的合作)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麦当劳一发优惠券小程序就崩溃?这里面藏着做好餐饮广告的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