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结合自己的营销顾问经验,向我们介绍了做品牌营销时常遇到的三个坑,希望能给你带来思考与启发。
我这一年来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品牌咨询顾问,主要是帮助企业重新梳理品牌营销战略,或是帮助有着远大梦想的新创业者,去寻找新的赛道,减少犯错风险。
我见过很多公司的失败,都死在了一把手的失败。
他们有梦想、有情怀、有激情、有行动,但是他们也有很多创始人常见的致命点:容易陷入创始人YY。
所以,今天想借这篇文章来聊一下:新品牌,从0到1最容易犯哪些错?
我的产品超级好,为什么用户不选择我?我有一段时间,,特别怕人拿着产品找上我谈他的创业蓝图,因为一谈就是谈很久,谈得天花乱坠。
这些创业者都有着超常人的思维方式和不可描述的强大自信,他们会滔滔不绝地跟你描述一个百亿级别的市场,好像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就要产生了!
这种自信从哪里来呢?
产品!
他们总是跟我说,我的产品超级好!
然后转头就给我抛出了一个困惑:“我的产品这么好,为什么用户不选择我?”
为什么呢?
你一定听过:用户要的永远不是直径五毫米的钻头,而是直径五毫米的钻孔。——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话,背后的隐喻是用户的表面伪需求和隐形真实需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设计出一款减肥产品, 你以为的目标用户是胖子。
不!其实是“觉得自己胖”的人……
很多创始人是有情怀的人,他们都容易有代入感,自己特别喜欢某一个产品或某一件事,就一头扎进去做。遗憾的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不思考市场调研、产品设计、模式论证等,只是活在自己的情怀小天地中。
正是看过太多创始人无疾而终的自我yy,所以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创始人,在创业之前,都应该反复思考琢磨:
你的价值,是你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你一个人的狂欢。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所谓的有价值,就是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且还必须是刚需。
如何挖掘需求呢?
在这里我给各位创业者们送上几大灵魂拷问,这也是前段时间我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大会上做的一次分享:
你的目标用户是谁?
你做出的事情,做出来的产品,是否有意义,更直白的是指能否满足用户需求,能否帮助用户解决某种实际问题?
真实存在该需求的人群,市场的存量和增量有多大?天花板在哪里?
你的产品势能差是什么?是否有差异化优势?
如果用户不选择你的产品,同类需求他们还有其他哪些解决方案?
你的产品是否满足用户体验?方便、快捷、高效、无阻碍?
你的产品是否给用户带来惊喜感?利他主义?
顺着这个逻辑讲品牌,品牌三个阶段!
一是寻找定位
二是确立自己的定位,去抢占用户的心智
三是丰满自己的自我形象
笼统来讲,这叫心智份额。
最成熟的产品品牌定位模型是:顺着消费者心智大潮,产品化,年轻化,流行符号化。
记住,创业项目必需是雪中送炭,不能是锦上添花。
你的产品是很好,但是很好不代表用户就会买账。另一方面,市场上面好的产品其实很多,但是为什么能够满足用户的产品不多,就是因为同质化的产品太多了。
所以为什么是你?怎么让消费者从众多对手之中选择你。你需要突出 “超级好” 的价值感,如果你做的是个你自己觉得很爽,但用户看上去可有可无的东西,百分之百会失败。
此外我想强调的是,产品本身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是什么。
为什么?
因为消费者所寻找的产品和服务不但要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他们更希望能发现一种可以触及内心深处的体验和商业模式。也就是说,为消费者提供意义感将成为企业研发产品时要一并重视的价值主张。
现在的消费者太精明了,很多企业以流量为王、渠道为王、营销为王的这一套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环境在大浪淘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创业者要多从市场和用户角度研发产品,才能更好地做到用户体验后的情感交流。
要从认识-认知-认同-信任-相伴,或是认识-朋友-恋爱-结婚,这样才能走得长久。
近些年新媒体大行其道,流量的红利让大多数创始人红了眼,因此很多人陷入了只要能做出抢占用户眼球的产品,就能快速拿到高流量、强曝光、高转化的水中月,镜中花的美梦中。
于是“成为网红品牌”或是“品牌一出生就要自带网红基因”就变成了很多创业者孤注一掷的目标。
无疑,借着新媒体的东风很多网红品牌都享受到了一夜成名的爽感,比如答案茶、澳雪双蛋黄雪糕、钟薛高……等等。
上一篇:品牌从0到1,你给自己挖了多少坑? 下一篇:这等爆款都没人分析,对得起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