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短视频沙雕广告越来越“耍猴”,广告业正丧失最后的体面

    编辑导读: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最近在各个平台会经常刷到一些短视频沙雕广告。逻辑混乱,情节俗套,价值观扭曲,被用户疯狂吐槽。这样的广告未必利于品牌传播,那为什么企业还蜂拥而至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短视频沙雕广告越来越“耍猴”,广告业正丧失最后的体面

    如果说互联网广告的出现是广告艺术与创意的一次巨大滑坡,那么如今短视频盛行的沙雕剧情广告,可以说是传统广告死亡的宣告书。

    1908年,“现代广告之父”拉斯克雇佣了克劳德·霍普金斯,霍普金斯是个工作狂,他强调广告要产生实效,写文案注重描述产品细节和故事,其观点被称为“科学的广告”。从此,广告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持续了一个世纪。

    直至60年代的创意革命,对广告科学派的一次矫正,让广告从庸俗的推销提升到了一定的艺术层面。当时伯恩巴克提出了创意理念ROI—Relevance相关、Originality原创、Impact震撼。但互联网的出现打断了传统广告在这一方向的继续进化与升级,2011年美国杂志《Fast Company》甚至刊登专题“被谋杀的麦迪逊大道”,预言广告已死。

    其实广告未死,只是重新回归庸俗。

    一、艺术的创意枯竭,狗血的创意不尽

    一袭黑色礼服裙,优雅端庄的盘发,戴着抢眼的珍珠项链,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在第五大道的Tiffany橱窗外流连,奥黛丽·赫本的这款经典造型及影片,时至今日仍然是Tiffany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广告。

    以前的广告是追求留在观众记忆里的,如今的广告则更加纯碎地追求简单,这种退步始于短视频。

    “我听说萧家少爷就是个傻子啊!”倒在地上的女人显得楚楚可怜。

    镜头切换,另一个年长一些、化着浓妆的女人狠毒地说:“作为私生女,就算为了我们家的生意,你也必须嫁!”镜头再一转,新娘继续哭泣哀叹自己的命运不幸,傻少爷在门外却一改痴呆,打着电话向秘书说着生意收购的事项,并扭头露出了一抹邪魅的微笑。

    管云鹏是将总裁式“邪魅一笑”发扬光大的典型代表,他在抖音上有一个颇为魔性的外号—歪嘴战神。之所以称为“战神”,起因于他主演了一系列赘婿广告。

    这些广告大多都一个套路:主角明明是大佬,非要隐瞒身份去当上门女婿,上一秒还趾高气昂的吩咐手下做事,下一面就跪在地上擦桌子,还要挨骂。在挨完了老婆几个耳光和嘲讽之后,下一秒立刻反转,男主的下属会突然出现,高喊着“恭迎少爷/少主/龙王回归”,并放出狠话让他们高家、苏家、白家分分钟破产。

    这类赘婿广告不仅在抖音上获得了极高的点赞,而且还从抖音一路火到了B站,看得无数网友欲罢不能且上头。而且不只是小说广告,越来越多的行业看到了这类土味剧情广告的市场,把大把大把的钱砸到了抖音上。比如时下正值暑假节点的在线教育。

    画面里,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打开车门,对着儿子指责道,“你平时刷了那么多题怎么就拿不了高分”,儿子立马反驳,做题是有技巧的,我每次做题都爱一步一步演算,我同桌只要 3 步就能得出答案,我要是上了某某课程,保证回回拿高分…….

    这还不算尴尬的,在一则短视频广告中,3 个不同学历背景(清华毕业、留学生、普通本科)的面试者求职,最终面试通过的是普通本科生,通过原因只是因为他懂编程。

    互联网广告其实最开始不是这样的,2010年以前,真正能通过互联网广告赚钱的公司只有谷歌。在谷歌的搜索栏上,与搜索关键词相匹配时,才会显示广告,并且只有读者主动点击广告,谷歌才会向商家收钱。然而搜索广告在国内被竞价排名搞臭了,互联网广告就一直朝着粗暴、庸俗的方向发展。

    如今短视频土味广告更是利用人性弱点,明里暗里地开始割韭菜。

    二、广告“悖论”:艺术终究败于科学?

    在广告发展史上,克劳德·霍普金斯开创了科学广告派,史丹利·雷梭则是科学广告派的忠实实践者。1916年,雷梭从汤普逊手中接管JWT,他雇佣了大批作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来研究人性和市场,并对各种消费习惯、购买习惯进行大规模调研,以使广告工作更有成效。

    如果不是后来的创意革命,传统广告大概也要走上平庸无趣的道路。

    但是现在,互联网广告恰恰是在重走科学广告派的老路,不同的是,传统广告的科学调研目的是洞察消费者的习惯和心理,利用广告引领消费者,互联网广告则越来越喜欢利用人性弱点,广撒网多捞鱼,以收割智商税。这取决于科学工具的进步,精准算法和庞大数据,是以往传统媒体时代所不具备的。

    纵观短视频上的沙雕广告,根据不同广告的受众需求,这些小剧场总是擅长刺激他们的内心需求。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短视频沙雕广告越来越“耍猴”,广告业正丧失最后的体面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