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环境下,那些一直在前行的品牌们,是如何做的?
疫情期间,生活仿佛被格式化,每天的标准动作,就是从楼门到核酸检测点,再从核酸检测点回楼门,然后坐电梯回家。
不断刷手机让人焦虑,对我而言居家生活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每天做完核酸时要经过的电梯口的广告屏。每周更新的广告,就跟每周都有新片上映一样让我期待。
这起码意味着,在千行百业里,“宁可原地踩油门也不愿后退”的企业依然不少,他们每周都有新的创意、新的产品推出。
这,给我了一丝暖意,甚至鼓舞。于是,我把这些坚持前行的品牌记录了下来。
一、开拓场景就开创了销量妙可蓝多,是我看的最多的广告。而最近一组奶酪片的新广告,让我觉得这个品牌非常了不起。
据传妙可蓝多创立前一年的2015年,中国的奶酪人均消费量只有0.18公斤,而韩国和日本是我们的10倍和20倍,欧美则更高。
那时候,市场的主流是外资品牌百吉福。但妙可蓝多的创始人柴琇发现——因为中国人的奶酪消费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年销10亿的百吉福和刚刚起步的妙可蓝多,其实品牌势能差不多——绝大多数人都无知无感。
后面的故事很简单,柴琇选择了一个能撬动主流人群的消费支点——给儿童吃的奶酪棒,从银行贷了五个亿,一出手就在分众这样的主流渠道饱和投放,那个改编自《两只老虎》的广告歌曲视频,几乎随处可见。
五年后,妙可蓝多成为中国奶酪市场提及率最高的品牌,市占率超过40%。
前有国际巨头掉转头来围剿,后有500多个初创品牌在追赶。而6年从1.5亿到45亿的超高成长,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能投放的平台、能铺货的渠道,短期内已经增无可增,奶酪棒的增速放缓。
妙可蓝多于是开始推新品——奶酪片。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家的消费意愿开始低沉。到底有什么办法,能拉动消费者主动、乐意的消费?
答案是,必须开辟一个新场景——妙可蓝多奶酪棒作为一种儿童健康的零食,创造了很多消费场景,例如下课回家、运动补充、快乐分享。有没有比零食更刚需的场景?有,那就是正餐。
我们看到孙俪在电梯广告里告诉大家,妙可蓝多奶酪片,喝粥加一片、吃面加一片、吃面包加一片……这等于是在告诉被疫情宅在家里的家长们,要想孩子元气满满地渡过这场困难,加强营养是个好办法,于是,这个切“正餐”场景的看似极难的事情,就被搞定了。
妙可蓝多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场景——把奶酪和喝粥、吃面及孩子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想得出来的场景,甚至是一个只有被疫情困在上海的家里的企业家才能想出来的场景。
可以想象,即使疫情过去,妙可蓝多之于儿童早餐的重要性,在消费者的心中却再也抹不去了。
另一个让我高频看到的产品是今麦郎的“凉白开”。
疫情期间,人们出门、旅游、运动的场景都在减少,瓶装饮料销量下滑,包括康师傅、统一甚至可口可乐,销量都有一定的下滑。
而凉白开坚持逆势而行,因为它们坚信自己开创的新场景或说新赛道——喝熟水,对消费者有价值,也契合疫情下的文化氛围。
今麦郎的凉白开,并不是我们在家里用电水壶烧开的那种水,它是一种很讲究的“熟水”——先要加压到125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熟化,然后在80℃的时候高温灌装。
按中医说法,中国人在习惯上是不喝生水的,喝的是烧开的水,也就是“汤”,所以才有成语“赴汤蹈火”。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太和汤”的记载,说它能“助阳气,行经络,促发汗”,是一味良药。
这个太和汤,说白了,就是煮沸并保持一定沸腾时间的熟水。
相信熟水更有益于健康,是深入中国人饮食文化的,而“凉白开”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开辟了这个新的赛道,让“喝熟水”以一种更便捷的方式回归现代人的生活,看似守成,实为开创,而且是了不起的开创。
上一篇:品牌与品类的能级跃迁 下一篇:2022春节营销创意案例盘点,收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