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品牌在营销策略会借助一定的时间节点,以试图打出更显著的效果。“高考”就是这类时间节点之一。这不,近期恰好就是高考季,在这个高考季,各品牌都拿出了什么样的品牌营销策略?本文作者做了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季,不仅是广大高三考生的试炼场,也是品牌抢滩的修罗场。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不少品牌也如临大敌,着力在这一举国瞩目的热点时段抢夺受众注意。
近几年固定登门的蹭热点“常客”王老吉,今年也依旧稳定发力,在罐身上玩出了新花样。
去年高考季,王老吉推出的“高考大吉罐”和“谢师罐”就曾引发一波网络热议,今年,王老吉又在此基础上对高考相关主题进行细化,分类推出了“高考学科罐”、“万试大吉”和“高三班吉罐”特殊定制罐,借以传达对毕业生的祝福和对高考的祝愿。
从去年爆火的百家姓罐、中秋灯谜罐、教师罐再到今年的高考定制罐,王老吉“罐身定制”已经成为其差异化营销的一大独特优势。此次再度推出高考定制罐,不仅扩大了品牌潜在受众圈层,拉近了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也使得王老吉承载的分享意义进一步深化加固,打造了积极的社交属性。
那么除了更新产品包装,在今年的高考营销中,品牌还有哪些新思路呢?
一、找准契合点,精准挖掘用户需求由于备考是一个耗费脑力和体力,同时考验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广大考生和家长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多元化需求。因此,各类品牌也试图洞察受众的真实需求,从多维度入手展开营销。
六个核桃作为以益智补脑为主要卖点的核桃类饮品,一直以来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活动与“高考季”深度绑定,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
这两年,品牌还创新推出了“孔庙祈福罐”,并发力线下,在距高考100天时联合曲阜孔庙为广大学子举办了隆重的祈福大典,以此减轻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
六个核桃“孔庙祈福罐”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在考前祈福拜师的传统,家长穿旗袍送考生、将马骑到考点外等行为其实都彰显了他们的考前紧张焦虑心理和潜意识里对传统文化的依赖。六个核桃选择与孔庙联动,正是洞察了考生家长的情绪关切点,以社会性活动营造了高考仪式感,既向用户传递了品牌的人文关怀,也使得六个核桃“助力高考”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进而转化为品牌的形象资产。
如果说六个核桃是从考生与家长的考前心态入手,那么晨光则将视角聚焦在了考前准备方面。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考试前准备好文具虽然听起来是件小事,但每年总有考生因为文具质量问题而影响考试。晨光文具作为多年来大众信赖的文具品牌,在高考之际推出武侠风文具大片《决战!考场之巅》,以18岁勤奋少年东方辰的视角,带领受众体验了一把决胜考场之前的试炼。
短片将人生比作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而高考就是在玩家成就自我升级之路上的一个副本,面对“万卷大师”,东方辰淡定利用“三大圣器”克敌制胜,最终勇夺秘宝。
所谓的“三大圣器”其实就是晨光推出的三款文具,短片以武侠江湖之中的二人过招巧妙展现了考生在考场上的尴尬时刻,凸显了三款文具在不同情境下的卖点,准确戳中了广大考生的痛点。此外,短片动漫风的运用热血十足,深入营造了晨光“陪战高考”的氛围,也传递了品牌成为考生坚实后盾的信心。
二、以情动人,真实经历唤起受众共鸣说到高考,许多人回想起来的,或许并非考场上奋笔疾书匆忙而逝的短短两天,而是那段与同学并肩奋斗的经历和共同积累的青春回忆。
因此,在今年高考季,两家智能搜索品牌夸克和百度都不约而同选择打出感情牌,用一首高考战歌勾勒高中回忆,触及用户内心最柔软的情绪。
上一篇:品牌与产品的二律背反 下一篇:2022春节营销创意案例盘点,收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