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红海市场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费者,先从产品感知差异开始

    当一个新产品出现的时候,用户从接触到接受需要一段时间,很多人将这段时间称为“消费者教育”。但是,近些年来,很多品牌花了大价钱和精力,也没能很好地完成消费者教育。本文作者认为,想要教育消费者,首先得做好产品的感知差异。具体怎么做呢?一起来文中看看吧。

    红海市场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费者,先从产品感知差异开始

    很多人都知道,“教育消费者”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并屡屡为此叫苦。我在近2年的时间里也这么认为。最近,对此有新的感受。因为,好像不是所有的产品真的到了需要“教育”的这一步。

    《国产凌凌漆》里的名场面很多,其中之一,是周星驰跟袁咏仪初次见面时,他拿出各种所谓“特工用具”,“你以为是大哥大,其实是刮胡刀;你以为是刮胡刀,其实是吹风筒;你以为是吹风筒,其实是刮胡刀;你以为是鞋子,其实是吹风筒。”

    红海市场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费者,先从产品感知差异开始

    这个场景是典型的“周氏无厘头”。但是,如果将他放在产品感知的层面来看待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极端例子——用完全不相干的产品形态来呈现极大的差异性。

    在最近的一些工作中,我开始反思一些过去的观念。其中之一是:避免“教育消费者”。

    在过去经年中,我也陷入了人云亦云的观念陷阱,认为“教育消费者”是需要花大价钱从认知上去与消费者沟通。但是,并没有去想为什么需要“教育消费者”。

    始作俑者可能是乔布斯的那一句:不要迎合需求,要创造需求。

    我们不小心陷入了这样的逻辑里:我的产品卖不出去——消费者观念有问题——我要教育——我教育不了。

    这种情况并非没有,但我认为很少。而真正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产品并没有到需要“教育消费者”的地步。

    而假设,一款产品真的有“教育”的使命,我的建议是,先从产品的感知差异开始。如果实现了这一点,离爆品也就不远了。

    今天,站在营销的角度,探讨一下红海市场爆品的打造可能性。

    01 产品感知差异是什么?

    有人问过“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哪一个词可以精准地定义营销?”科特勒不假思索地回答:“需求管理。

    当我们足够了解消费者需求的时候,才决定了我们使用什么方式来针对这些需求打造产品。

    而在营销中,产品差异和产品感知差异,是不同的。

    咖啡发展至今,口味已经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变化,但实际上,产品本身的差异并不大,其真正的产品功效——由咖啡因带来的提神,依然是最主要的。

    在食品/餐饮行业,营销中很喜欢拿食材的原产地来作卖点。

    在科技产品行业,营销中也很喜欢堆各种各样的数据,去强调其科技含量和“彪悍度”。

    是因为,产品差异,未必能让消费者感知到。

    用户能感知到的差异,有两种:一种是传播上的,一种是使用体验上的。

    金典有机奶是伊利自2006年以来就开始打造的高端子品牌。在一开始,其强调的产品卖点是“0污染0添加”。但是,在近年的品牌营销中,其开始不断强调乳蛋白含量。从一开始的“每100克含3.5克”,到今年继续在推的“每100克含3.8克”。

    红海市场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费者,先从产品感知差异开始

    这是典型的传播上的感知差异。

    每100克里的0.3克的差别,消费者肯定无法从使用体验上感受到。但是,这0.3克的提升,实际上倾注了伊利背后极大的坚持,也投入了巨大的成本。站在品牌传播和营销的角度,这是值得宣传的。

    只是,这是一种头部玩家的打法。这是真的在使用大预算,建立行业高标准,真真正正地“教育消费者”。

    预制菜的火热,目前来看,是行业端的助推大于消费端的热捧。这得益于产业链的升级,有进一步提升预制菜产品本身品质的功劳。但是,从目前的产品使用上来看,还没有任何一家的预制菜可以堪比“现炒”。

    未来预制菜这个行业跑出的龙头,一定是研发出了堪比“现炒”产品的品牌。这是产品使用上的差异。

    从爆品的打造逻辑上来看,产品使用体验上带来的差异感知,一定大于传播所带来的。

    而回到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体系中,产品的使用体验,才能匹配消费者需求。这是营销的起点。

    02 为什么要从产品上制造感知差异?

    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内因大于外因。

    “体验的差异感知”,更靠近内因,“传播的差异感知”,更像外因。

    从营销结果上来看的话,“体验的差异感知”,会带来更多的复购率。

    这是因为,消费者需要新体验。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To B 生意如何做大做强? 下一篇:2022春节营销创意案例盘点,收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