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新品上市想卖爆?这5点做对才有戏

    在新品上市营销阶段,通常会涉及较多的营销内容,且很多内容都是环环相扣,如果不提前做好规划,可能会让一组漂亮的营销组合拳变成无效的吸金黑洞。那么,新品营销时要注意什么呢?本文作者总结了5个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新品上市想卖爆?这5点做对才有戏

    不知咱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明明是一个所有人都需要的产品,为什么却无人问津?

    希望把产品做出品牌,,最终却做成了价格竞争?

    费尽心思做的营销策略,转化率总是不如预期?

    那么,很可能这5个地方出了问题

    今天的主题是新品/新品牌的营销误区。之所以本文专门来阐述新品或新品牌,主要是因为品牌方通常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营销事件来对待,这个阶段通常也涉及较多的营销内容,且很多内容是环环相扣。如果不提前为各个环节的内容做好顶层规划,很容易让一组漂亮的营销组合拳变成无效的吸金黑洞

    01 第一 VS 非第一

    对于定位、差异化这些概念,恐怕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

    我们省去长篇大论,咱就问自己2个简单的问题:

    “你的产品/服务还有其它家在做吗?”

    “用户为什么不买TA家的,要买你家的?”

    如果你对第1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那要猛烈的恭喜你,你有“成为第1”的可能性

    即使你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有”,但如果能用除了“我更便宜”以外的文字简要清晰地回答第2个问题,那恭喜你,你同样有“成为第1”的可能性,因为你通过赋予产品某个特殊的属性或工艺或人群或场景等,做到了品类细分的独一无二。

    为什么要成为第1?因为人对事物的记忆是有限的,而如今各个琳琅满目的品牌几乎是无限的。正如我们常用来举例的,世界第一高峰几乎所有人都记得,而世界第二高峰却鲜为人知。除了占据用户大脑内存之外,第1还能给用户带去很多潜意识的联想,比如,最专业;最专注;最多人买;最有保障实力等,进而逐步演化成最珍贵的东西:信任

    为什么这两个问题都只是成为第1的可能性?因为这些答案最终要印在用户心中不是印在我们自己的文案中。他们是否认为你是“第1”甚至“唯一”?他们为什么买了你家的产品,而不买TA家的产品?

    我亲历过很多产品的面世,而其中能把差异化做好的,可谓少之又少。也许大家可以试着再次问自己这2个问题并梳理好表达方式,争取让自己“成为用户心中的第1”。

    02 表象痛点 VS 深层痛点

    帮别人解决了多大的痛点,你就有多大的价值。

    许多优秀的产品卖不起价,很可能是没有抓到最深层的用户动机。随便举个例子,正好最近降温,假设你是一位想买冬装的年轻女性,看到了2个品牌,第1个品牌这么说:

    “让你在冷天感到温暖”

    嗯,这个需求确实存在。我们再来看第2个品牌:

    “让你在冬天比夏天更靓丽!——冬季聚会C位神器!”

    哪个痛点更有价值?

    再举个我们身边的例子,比如说地铁吧,它看似是解决了人们从A点到B点的问题。但真正驱动着人们从A点到B点的又是什么呢?是亲情,是友情,是爱情,是梦想。

    一个简单的操作方法是:把“用户为什么需要它”这个问题,反复的问自己多次,并尽可能关联到马斯洛需求层级的更高层级上面。这样得出来的“痛点”,通常能“更痛”

    03 主流受众 VS 第一波受众

    有的产品确实拥有一个巨量的市场。巨到几乎可以想象到某一天,各个城市的家家户户都将人手一份。很多品牌方在面市之初,就巴不得立即把这些人全部唤醒,直面一片蓝海,但很多时候却是事与愿违。很多人把问题总结于:时机未到。虽然也可以这么说,但我想分享的是更深层的逻辑,以便大家更好的布局。

    尤其是对于刚才提到的这种能幻想人手一份的产品,那它一定是有一定“创新”性的。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主流人群其实并不愿意成为一个产品的第一批拥有者。试想,最早买扫地机的和现在买扫地机的;最早用智能手机的和现在才开始用智能手机的;最早吃螃蟹的和现在吃螃蟹的……属于同一种用户画像吗?既然用户不同,那我们营销物料所呈现的说服点也要不同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新品上市想卖爆?这5点做对才有戏 下一篇:2023,企业短视频营销如何「狂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