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营销中,喜剧元素会起到什么作用?如何运用喜剧元素让营销内容更具吸引力?本文作者带领读者们拆解相关品牌广告案例,了解其中雷区与应对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前段时间,我读了格雷格·迪安的《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实战系列》 ,用书里面提到的美式喜剧框架,拆解了13个品牌广告案例。
在这篇文章里,我还会为你分享美国即兴喜剧团体Second City Works项目中的6个喜剧营销实战技巧,3种常见喜剧营销的雷区,4类敏感话题,5个应对方法。
文末是参考文献。
那么,我们直接开始吧~
一、喜剧元素在内容营销中的优势根据Fredrickson, B. L. 的宽大-建构理论,幽默元素可以让人不容易排斥广告。
根据Hofmann, V.的研究,幽默元素可以增强对广告的认同感和接纳度。
根据Gorn等人的研究,广告中的情绪音乐可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
Schmidt的研究表明,幽默广告可以提高对广告信息的回忆和认知效果。
研究(Eisend)显示,幽默广告相较于非幽默广告,能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增强信息传递的效果,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总之,喜剧元素在内容营销中具有4个显著优势。
分别是:
提升品牌形象
提升用户在社交媒体的互动率
增强对产品卖点的记忆效果
有助于传递品牌价值观/理念。
下面我会用13个案例来具体说明,他们是如何运用美式喜剧铺垫和笑点框架,通过创造意料之外情境吸引观众,使原本严肃的【内容】变得轻松有趣的。
美式喜剧的框架是这样的:【铺垫→故事1→目标假设→笑点→再解读→故事2】。
1. 如何提升品牌形象1)产品内容化
在产品功能中寻找幽默元素,为用户带来愉快的体验。
案例1:谷歌
谷歌地图的“Pegman”角色,用户在使用街景功能时,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小黄人图标,这个小黄人在不同场景中会有各种有趣的变化,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提高了用户粘性。
美式喜剧框架解读:
铺垫:用户在使用谷歌地图的街景功能时,发现一个有趣的小黄人图标。
故事1:用户期待使用街景功能来查看实际地点的景象。
假设:用户可能认为小黄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图标,用于表示街景功能。
目标假设:小黄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图标,没有特别之处。
连接点:小黄人图标
再解读:小黄人在不同场景中会有各种有趣的变化,为街景功能增加趣味性。
故事2:用户发现小黄人在不同场景中表现出多样的趣味形象,提高了产品的趣味性和用户粘性。
笑点: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小黄人在不同场景中的有趣变化。
用户心理影响:通过设置小黄人的各种有趣形象,谷歌地图在视觉和情感层面增加了趣味性,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提高了用户粘性。
2)节日营销
抓住时事热点,运用幽默手法创作相关广告。
案例2:谷歌
谷歌发布了一则关于谷歌地图的愚人节广告,广告中称,谷歌地图将推出“宝可梦大师”的功能,让用户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捕捉宝可梦。
美式喜剧框架解读:
铺垫:谷歌地图发布了一则宣传视频,称将推出“宝可梦大师”功能,让用户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捕捉宝可梦。
这一部分营造了预期,让用户期待这是一个真实的、与宝可梦游戏结合的功能。
故事1:用户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故事,即谷歌地图推出了一个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捕捉宝可梦的创新功能,这将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
目标假设:用户基于铺垫所产生的目标假设是,谷歌地图与宝可梦游戏合作,将地图导航与游戏相结合,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
连接点:广告发布的时间是愚人节。这个连接点有两种解读:第一种解读是用户对广告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第二种解读是用户将广告当作实际功能,期待这个功能的推出。
再解读:广告实际上是谷歌地图的愚人节玩笑,而非真实的功能。这一再解读揭示了与目标假设不同的意外解读。
故事2:用户在了解到这是一个愚人节广告后,会在脑海中构建另一个故事,即谷歌地图以幽默的方式,结合当时流行的宝可梦游戏,制作了一个吸引人的愚人节广告。
笑点:广告中展示的“宝可梦大师”功能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是谷歌地图为了愚人节而制作的一则幽默广告。
3)时事热点
迅速反应,展现机智幽默品牌形象,轻松化紧张氛围。
案例3:奥利奥
超级碗比赛期间,现场突然停电,这时候奥利奥马上推出”黑暗中的美味”推特广告——
美式喜剧框架解读:
铺垫:超级碗比赛停电
故事1:观众期待比赛恢复,关注停电原因和解决方案
假设:停电会影响比赛,停电会影响观众情绪,观众关注比赛进程等。
目标假设:观众只关心比赛和停电问题
连接点:停电
再解读:停电为企业提供了推广机会
故事2:奥利奥利用停电的机会推出幽默的广告,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笑点:奥利奥推出的”黑暗中的美味”推特广告
4)将喜剧元素与KOL&内容IP结合
案例4:耐克
耐克还曾与著名喜剧演员凯文·哈特合作,推出一系列关于健身的搞笑视频。
美式喜剧框架解读:
铺垫:凯文·哈特为了健身而购买了一整套耐克运动装备,并开始了一系列健身挑战。
故事1:观众期待看到凯文·哈特通过努力训练,达到健身目标的过程。
假设:凯文会认真对待锻炼,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但最终会完成目标。
笑点:视频中展示了凯文·哈特在健身过程中的各种滑稽、夸张和失败的瞬间,以及他对自己不断激励却又难以完成任务的幽默反应。
故事2:观众看到凯文·哈特在健身过程中并没有像预期中那样完美,反而充满了失败和挫折,但他依然保持着幽默的态度。
再解读:凯文·哈特的健身历程并非严肃的,而是以幽默和自嘲的方式展示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案例5:麦当劳
麦当劳与《小黄人》合作推出一系列跨界广告:
美式喜剧框架解读:
故事1(1st story):观众可能预期这款汉堡的外观是小黄人的形象,而口味可能是甜的、与电影中的香蕉有关。
假设(assumptions):麦当劳的汉堡通常是肉类为主,口味是咸的,与小黄人没有直接联系。
目标假设(target assumption):观众预期麦当劳与小黄人的合作仅限于外观,而忽略了口味上的创新。
连接点(connector):小黄人汉堡的口味。
再解读(reinterpretation):这款汉堡的口味实际上是香蕉和巧克力的混合,与小黄人喜欢的香蕉有关,形成了一种意外的美味组合。
故事2(2nd story):观众发现这款汉堡不仅外观上与小黄人有关,而且口味上也进行了创新,将甜品元素融入汉堡,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口感体验。
笑点(punch):广告中展示了顾客品尝这款汉堡后的惊喜反应,以及小黄人们对这款汉堡的狂热追捧。
案例6:宜家
IKEA曾与瑞典电影导演Ruben Östlund合作,创作了一则名为“The Square”的广告,展示设计理念。
美式喜剧框架解读:
铺垫:广告中,顾客们在IKEA的展厅内,展示着各种家居用品和摆设。这种场景让观众预期广告将会展示IKEA的产品特点和优势。
目标假设:观众可能认为广告将侧重于介绍IKEA家具的实用性、款式和价格等要素,以吸引潜在消费者。
连接点:广告中出现了一个名为“The Square”的艺术装置,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现代艺术品。
上一篇:热点话题怎么引爆和升温?三点玩转AI热点的启示 下一篇:喜剧元素在内容营销中的应用:如何运用幽默让内容更具吸引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