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品牌广告要不要转化?

    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之争一直存在,品效合一说起来容易,但执行过程中有许多天然的矛盾点,如果光看数据也容易陷入数据自身逻辑的误区,导致以偏概全。本篇文章写了关于这个话题我所能想到的多个方面,从不同的侧面去讨论这个话题,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品牌广告要不要转化?

    01

    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之争一直存在,在如今大喊品效合一的时代,二者之间拥有一些内在的矛盾。

    品牌广告的出现是因为产品同质化,在买方市场下,品牌需要赋予产品更多的精神内涵去打造差异化,而品牌广告正是实现这种差异化的主要手段。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效果广告现在谈的更多的是线上电商转化,但其鼻祖可能是线下零售的优惠券等促销广告,因为用户天然处在一个消费场景中。比如百度搜索广告和淘宝直通车。

    总体上看:品牌广告是产品同质化的出路,效果广告是促进场景消费的手段。

    02

    但如今,上述的两方面都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产品同质化正转向产品垂直化,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定位细分人群,从原来的产品品类中脱离出来。举个例子:以前有薯片这个品类,未来可能有专为程序员定制的薯片这个细分品类。

    另一方面,非消费场景和消费场景之间的切换成本在降低,界限模糊了。比如说以前从看电视广告到购买,需要去线下超市,而现在可以用手机下单。

    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变。以前垄断式中心化的媒体消失了,媒介也在不断碎片化、垂直化。

    以上这三个变化都让品牌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产品垂直化让品牌能够通过产品天然筛选用户,这跟定位有关;消费场景切换成本低让所有广告都有了效果转化诉求,这跟决策链条有关;媒体的碎片化垂直化让品牌能通过媒体筛选人群,这跟媒体效率有关。

    第二个变化是技术进步使然,另两个变化让本来承载在品牌方营销口的品牌形象推广功能,外化到产品和渠道上。看产品包装、销售渠道、媒体投放,就天然体现了品牌形象的差异化。

    再加上用户注意力时间的缩短,对于通常需要一定时间铺陈的品牌广告而言,更是一场灾难。

    03

    理想状态下,品牌主可以完全不用打品牌广告,但这个理想状态就像绝对零度一样,永远无法实现。

    其中核心的原因就是:品牌定位人群与体渠道受众无法完全匹配。品牌在泛媒体上的投放,会带来同质化难题,因此需要差异化定位,但却找不到完全覆盖差异化人群的媒体渠道。

    比如说耐克永远也找不到一个精准媒体,其受众叫做“认同 just do it 理念”的人群且覆盖所有这类人群,只能通过用户标签多维度分析,接近这个群体而已。

    渠道和人群标签无法帮助品牌筛选,品牌就需要通过品牌广告去实现自主筛选、吸引潜在目标群。

    04

    品牌广告能带来品牌溢价,但品牌溢价归根结底就是差异化的价格表现。但深究一下会发现,其中的买卖双方强势角色关系出现了某种颠倒。

    按理来说:用户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功能性需求,买方拥有主导权,比如说买水是为了解渴。但当品牌出现一定差异化时,用户开始付出更多的钱,去买差异化定位所带来的心理满足,这个层面上卖方拥有主导权,比如买高端水除了解渴外,还为了彰显身份。

    用户为了获得心理满足多付费的部分,就是品牌溢价。比如同样是可口可乐,一瓶没贴牌且除你之外的人都不知道它是可口可乐,一瓶就是普通的可口可乐,二者之间的价差就是品牌溢价。

    从财务上来看:品牌溢价所带来的品牌资产归类到资产负债表的“商誉”项目中,因为这部分价值无法归类到任何其他项目中。

    05

    品牌广告的问题在于:它是一个长期作用力,只有长期输出同样的价值观,品牌才能慢慢形成溢价。

    因此,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的一大矛盾就在于品牌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如何平衡。

    这种关系有点类似传统公司中市场部和销售部的较力,市场部像是品牌广告,是组织的成本中心,销售部像是效果广告,是利润中心。

    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往往是矛盾且难以调和的。

    就像减肥者看到美味的食物一样,满足食欲能给带来此时此刻极大的满足感,但抵抗食欲保持好身材能在长期给你更大的满足。品牌溢价问题就类似于此,全在权衡。

    06

    把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对立起来明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平衡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增长裂变:鉴锋知识星球分销裂变项目复盘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