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由于自带流量,是每年重点营销策划的对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创作者应该如何玩好节日营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往年的优秀案例,为大家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双11”刚刚向人们展示了节日营销的力量,下周又将迎来感恩节,春节前我们还会陆续迎来平安夜、圣诞节、元旦、除夕。
节日作为超强IP,本身自带极大的流量。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节日属于可预测热点,热点即意味着流量,因此节日是每年的重点策划对象。
实际上,确实有一些创作者会趁着节日的“东风”各出奇招,实现弯道超车。那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创作者应该如何玩好节日营销?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往年的优秀案例,为大家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一、节日营销的特点和好处对于一般品牌来说,节日营销的目的主要是品牌曝光或实体产品的销量转化。不过对于大部分内容创作者来说,节日营销更多的代表一种蹭热点的方式,主要目的是曝光和涨粉。
节日不仅是普通人的狂欢盛会,也是创作者们实现逆袭的“杀手锏”。
节日之所以被创作者重视,主要由以下几点决定:
1. 节日本身的仪式感和特殊性节日期间,大多数人会一改往日固定的生活习惯和节奏,具体表现在饮食、消费、作息等方面,这就是一种过节的仪式感。它能使人们从繁忙单调的工作生活节奏中暂时抽离出来,获得身心上的放松。
因此,对于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需求、打发碎片化时间的短视频内容来说,与节日相关的话题能获得更高的关注度。
2. 节日聚集流量的属性节日之所以能成为热点,在于其具有获得公众注意力的天然属性。节日期间,观众的观看需求比较集中、统一,而且人们会产生更强烈的互动意愿和情感需求。大部分人愿意看到与节日相关的内容,也愿意互动。
创作者在需求明确的前提下,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因此可以有效减少创作运营时间成本,提高效率。
3. 节日自带的文化、情感内核易引发共鸣大部分沿袭至今的节日,都有较为深厚的文化或情感内核。它们之所以吸引人,不仅仅在于假期或消费热潮,更在于它们自身承载的某种情感或祝福。
因此,与节日相关的内容具有天然的情感优势,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而情感上的共鸣是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它可以拉近节目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找到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建立信任关系。
二、节日营销方法盘点短视频行业的节日营销,实际上就是创作者主动寻找内容与节日的相关性,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切入,从而达到蹭热点、涨粉转化目的。
从蹭热点的角度来看,常见的主要有以下2种方法:
1. 形式上蹭热点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每个节日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不是所有节日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形式上的庆祝就可以满足很多人对过节的需求。
因此,内容创作者应该重视在形式上的表现力。
例如:万圣节时,美妆博主可以通过妆容来表现内容和万圣节的结合;端午节时,美食博主会通过做粽子来表现内容和端午节的结合。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对观众的认知要求较低,观众接受度高。
事实上:大部分创作者在节日营销方面,都会采用这种形式上的结合方法。
不过,它的劣势也十分明显:创意不足、同质化严重,较难从众多同类内容中脱颖而出。
▲ 图片:“铁一WENDYZ ”万圣节妆容
2. 情感融合与延伸对于中秋、春节等文化内涵深厚、牵动人们情感的节日,充分利用节日的这种属性,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内心,从而成为爆款。
因此,这种方法的核心要素是观众的情感需求,挖掘节日本身承载的大众情感,把这种情感与内容巧妙融合,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拉近内容和观众的距离,产生信任感。
目前常见的方式有以下2种:
(1)总结、对比、盘点类
这种方式适合元旦、春节这些象征着结束和新开始的节日。
例如去年年底《Kevin英语情报局》推出的《B站32万人一起制作的视频》,就是通过观众主动在弹幕区记录下自己的2017,写下对2018年的愿望完成的,这条视频一经发布就冲到了B站全站榜前3的位置。
再比如,去年年底papi酱推出的《18岁的我vs30岁的我》,将观众也带到了一种过去、现在对比的想象情境下,从而产生互动和共鸣。
(2)聚焦人文关怀,用情怀打动观众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通常围绕自我、回忆、梦想、爱情、亲情等话题展开,主要目的就是走进观众内心。
上一篇:创新粉丝经济新玩法,看蓓昂斯如何缔造“双11”神话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