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算法技术的加持下,以信息流为核心的推荐场景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内容分发场上的一大宠儿。信息流在前期无论是在用户规模还是财报营收方面,都让各大资讯类和工具类应用尝尽了甜头。但是,经历了劣质内容泛滥的2018,2019的信息流还能永葆生机吗?
最近几年,以今日头条、趣头条为代表的资讯类应用, 以及百度、UC为代表的移动工具类应用,在大数据以及智能算法的技术支持下,以信息流为核心推荐场景,主打智能分发,快速在移动互联网的战场上完成了新一轮跑马圈地。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财报营收,可谓名利双收。
然而,以算法支撑的信息流模式也开始暴露出各种问题,例如: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用户粘性减弱卸载应用等情况不一而足。
2019年,信息流模式能否依然保持此前的快速发展势头?又将面对哪些挑战?
一、用户习惯悄然改变家在某四线城市的小青,在春节抢过后,卸载掉了手机中几款使用频率很低的APP应用,其中包括今日头条。小青的理由是:平时很少看,再加上手机内存空间不够,所以就卸载了。
不过小青也表示,等到有事需要的时候,也会再重新安装。
同样身处另一四线城市的徐田,则没有安装任何一款新闻资讯类APP。徐田的理由:是一个浏览器就够了,看新闻看小说还能搜索一些不懂的。
对比之下, 在北京从事酒业营销工作的赵斌,,更像是今日头条的忠实用户。因为他的手机中只有今日头条这一个资讯类APP,其他资讯类APP都没有安装。
赵斌认为:现在的今日头条在信息时效性、垂直内容的精准性以及信息数量,这三个维度上已经完全满足了他的需求。
按照公开数据显示:今日头条以及趣头条的典型用户,广泛分散于四五线城市,乃至乡镇地区。
从用户画像来看,上述三个用户虽然不具有普遍的样本意义,却也能够呈现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直观认知。
三四五线城市的用户们,并非全部是人们习惯认为的那些使用人群。一二线城市的白领精英们,也并非因为对深度内容的需求,而放弃使用头条。
在这场阅读注意力抢夺战中,用户需求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历经几年沉淀期之后,用户本身开始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特质。当这种稳定的特质形成,也就是自身需求明确稳定之后,主打以信息流模式和智能分发为的移动资讯类产品们,或将遭遇新的增长瓶颈。
二、盛世之下暗藏的隐忧从2018年开始,增长放缓迹象就开始显现了吗?先来看看几款产品的数据:
根据抖音总裁张楠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DAU)已经突破2.5亿。而今日头条的日活在1.5亿左右,也就是说,头条系两大拳头产品的日活将近4亿。
百度APP的表现,尤其是与央视春晚合作之后,数据也迅猛增长:
2018年,百度App的日活达到了1.6亿。而随着春节营销的大规模推广,百度APP的日活从1.6亿实现翻倍增长将近3亿。
根据QuestMobile最新报告显示:资讯信息流市场竞争格局中,百度和今日头条在用户规模和粘性方面占据了居于前列。
注意,这个数据是2018年12月,与两个产品在当时的数据基本是一致的。
然而,盛世之下似乎还藏着一丝隐忧。如果从同比数据增长来看,以信息流模式为核心的综合资讯应用的增长幅度并不乐观。
在月活用户规模方面,除了腾讯新闻、趣头条之外,包括今日头条、网易、趣头条、一点资讯等在内,各应用2018年月活用户规模同比2017年增幅均出现了增长乏力的情况,甚至是负增长。
尽管在2018年移动月活用户规模达到11.3亿,但是净增用户仅为4600万,增幅不到5%。
这也意味着:所有的应用产品几乎是在重新分割用户存量市场,同类产品的增量市场规模却寥寥无几。
在同比增长率逐渐递减的大趋势之下,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必然要面临巨大考验。这也仅是从用户增长的一个维度来看。前面提到,各大信息流产品还要面临着用户粘性减弱、产品后劲缺乏等因素。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国家在政策层面加大了对资讯类产品的监管力度。
上一篇:“丑相”频现,信息流还能存活下去吗? 下一篇:7天22亿播放量45万涨粉,支付宝x抖音联手再造“锦鲤”IP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