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刷屏广告的底层逻辑:痛点切入、痛点反应、痛点复盘

    宣传文案要做的好,需要紧紧地抓住用户的痛点。抓住正确的痛点,利用场景化语言,引起共鸣,才能引导用户自觉积极转发。而用户自发形成的传播声量,往往能极大地提升宣传文案的转化率。

    刷屏广告的底层逻辑:痛点切入、痛点反应、痛点复盘

    最近由姚晨,倪大红,郭京飞主演的《都挺好》火了。

    这部被猫眼评分为8分的家庭伦理剧,展示了普通人的性格、矛盾,各种撕。看起来不常规,不和谐,有一堆很不正常的人,一身的毛病让你看到心累,但它把最真实的生活赤裸裸摆给你看。

    电视剧播出后,微博,知乎等平台上了热搜,话题“苏明成你怎么下得了手”更是有5.2亿的传播量。之后的两天,《都挺好》引起了百度搜索达到了顶峰,同比增长127%。

    如何抓住用户痛点,写出“撩人”的品牌文案,这里有三个思路

    说了这么多,我想提两个字“痛点”,这不电视剧很好的抓住了观众的痛点——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利很多,而这些似乎我们都无法逃避。每一个家庭都是不等边形,愿每一边都能安之若素。

    在起初的宣传文案中,以一种口述,生活化的语言方式,很快地把我们拉到了设定的场景中,为该剧造势起了不错的助力。

    “家里是亏待了你了,可那也不赖我呀,我这辈子不也是受气吗?”

    “你看你们两个人搞的,一个让爸食物中毒,一个永远不接电话,有这么做儿女的吗?”

    “你嫌弃我是个女孩,你为什么生我?你就不配当我妈。”

    就像每个人想成为百万富翁,不在为钱烦恼,而现实房贷车贷缠身;就像写文案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拥有一篇10+,可是至少现在还是个梦。

    作为文案来说,看那些刷屏的广告是必须的日常。如果你看过,三九感冒灵的《健康本该如此》、《有人偷偷爱着你》,京东的《你不必成功》,马牌的《因爱成就每一程》,微信的《我微信你》,Timberland的《踢不烂,用一辈子去完成》,陌陌的《别和陌生人说话》……

    如此,你便是个合格的文案选手,我们都知道,上面举出的例子,非常走心,很容易抓住我们的痛点。但究竟这些广告为何能抓住痛点,引人眼球呢?又如何引起大众传播呢?

    本文将从刷屏广告的共同特征,来探索下背后的底层逻辑,从痛点切入、痛点反应、痛点复盘三方面进行分析拆解。

    一、 痛点切入

    所谓“哪里痒抓哪里,哪里痛在哪里敷药”,那如何抓住痛点?

    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案例一:德国马牌的《因爱成就每一程》,文案节选

    父亲口吻:

    “从你跨出了第一步,我只知道我将永远守护你。

    我不想放手,但是我知道必须放手;

    我不想转身,但是我知道必须转身;

    我不想忽视,但是我知道必须忽视;

    我不想道别,但是我知道必须道别;

    我不想离开,但你终将独立。”

    ……

    女儿口吻:

    “我不会忘记,你就在那里,陪我出发,陪我欢笑,陪我坚强,陪我前行,你从未远离……

    你扛起了世界,现在,我陪你看世界。”

    我们来看看痛点切入:

    温情取材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但是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是最令人感动的。此文案,从孩子的成长到成家的几个片段,用细腻的手法表现出了父亲的隐忍而又霸屏的爱。

    可事实我们许多孤身一人在城市打拼、奋斗,在工作的压力,房贷、车贷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无聊的会议,等编织成的大网,扣在我们生活以及所在的天空,我们似乎越来越没有时间,去陪伴我们的父母家人。

    这篇文案看完,你是不是觉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也要经历过这些成长过程,而如今长大了,却缺少了对父母的陪伴……

    在城市打拼的我们,最缺少的是什么?——是对父母的陪伴。

    加上文案以父亲角度进行阐述,会更容易死挑动用户情绪。品牌方虽然用了一个较为普遍的情感素材,但是以一个父亲的口吻,更能直接传递作为父母的情感诉求,也能制造我们聆听诉求的场景。

    后半段则是以女儿口吻描述,则为用户代言,表达了陪伴父母的诉求,而“陪你看世界”既是陪伴的解决途径,又很好的植入了品牌的需求,让品牌和用户达到了心理上的统一。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文案要抓住用户的痛点,营销大神李叫兽在此前总结了11个常用的用户痛点切入。

    做了个思维导图,如下,具体的就不多再对图中涉及名词作出解释。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品牌名背后的3个成本法则:识别成本、理解成本、记忆成本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