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时代人们生活方式、信息获取方式、社交方式等方方面面发生了变化,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的时候,则更考虑如何向消费者传递信息才会更有效。而这其中,贴标签可能是一个相对有效的方式。具体如何解读数字化时代的品牌建设?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吧。
数字化时代呼唤数字化的品牌建设方式。
这是我们在品牌30讲开篇就明确过的,理解今日品牌战略之总纲。
数字化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01首先,数字化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
过去人们主要依赖电视、报纸的单一灌输,一则央视广告能很快影响全国十亿人。但今天,人们不仅拥有更多元的信息平台,而且已经掌握了信息获取的主动权。我们可以自行搜索,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参与话题、加入讨论,各大内容平台还会筛选你更感兴趣的内容和资讯。
这改变了品牌传播的方式。过去广告是品牌传播的中心,传播是单向度的、中心化的;而现在内容变成了中心,传播是双向的、去中心化的。
今天做传播需要更加强调消费者的参与和交互,传播后要能够形成社会扩散。那种不顾消费者不感兴趣(甚至反感),一味砸钱搞媒体轰炸,试图洗脑消费者的做法,其效果正变得越来越差。
其次,数字化还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
今天,我们拥有各式各样的社媒账号,可以更方便地和朋友、品牌连接在一起。人们在网上分散到了各个不同的小圈子里,如社区、群组。
这就导致了品牌传播不能只关注曝光,更应该考虑如何破圈,打破不同平台之间的壁垒和人际圈层。品牌建设不能只在乎知名度,还应该考虑如何与消费者建立连接,把消费者变成粉丝。于是,流量池、私域、用户运营、增长黑客等营销概念开始兴起。
最后,数字化更直接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方式。
早在2010年11月,作为天猫前身的淘宝商城就做了一组广告,广告语叫做“没人上街,不一定没人逛街”。今天的消费者随时随地都可以买东西,而且购物渠道极其多元,不只是商超和门店。
我们可以在电商平台买,在看直播时买,在刷视频时买,在阅读文章中买,在微信群里买,在微店、小程序买,在网上种完草直接买。
过去,媒体广告和渠道铺货是品牌增长的最大依仗,但现在直播、内容种草、私域运营、精准投放都可以实现销售和增长。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品牌建构在数字化的基础上。都2022年了,一谈到品牌建设还是最基础的LOGO设计、提炼SLOGAN,将“符号+口号”视为品牌的全部,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在品牌第11讲《品牌文本》一文中我就谈过,今天有很多新品牌根本没有广告语。因为不投广告,想一句广告语用在哪呢?它能决定品牌的生死、销售的达成吗?
LOGO也是一样,今天做品牌需要全方位的差异化,而不只是靠一个LOGO创造品牌辨识度。像观夏、完美日记、钟薛高、蕉内这些品牌,你能想起来它的LOGO长啥样吗?但这些品牌其形象不可谓不鲜明、价值不可谓不显著。
LOGO和SLOGAN是一个品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想靠它来建立品牌,实现增长已经不大可能了。那么,数字化品牌到底应该如何构建呢?
02首先我们要知道,数字化时代的第一大特征是信息的大爆炸。
商品的交换首先是信息的交换。消费者需要大量收集信息,从而做出对自己最优的购买决策。企业必须向消费者有效传递信息,从而让消费者知道、了解并记住自家品牌,并唤起他们的需求与欲望。
品牌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购物时认准品牌、指名购买,这可以简化消费者购买决策,降低他的信息搜寻成本和风险成本,这就是品牌存在的意。品牌是承载产品信息和消费者情感、信任的载体,它解决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斯坦福大学的两名营销学教授伊塔马尔.西蒙森和伊曼纽尔.罗森曾指出,品牌的力量将随着人们能够获得免费信息的趋势而逐渐萎缩[1]。
道理很简单,有了网络和社交媒体之后,消费者可以很容易获得一个产品的用户评价、社媒口碑和专家意见,了解一个产品的交易纪录、好评率,并且很方便地进行比价,筛选更划算更便宜的产品。
由此,消费者可以轻松掌握产品的质量信息,并且做出购买决策,他们不需要再盲信品牌。
而且,消费者对亲友推荐、网络口碑这些渠道信息的信赖程度,显然高过品牌官方的营销信息。
由于信息搜集能力的无限增强,消费者变聪明了,品牌想要洗脑消费者变成越来越难。
所以西蒙森和罗森认为,营销人员需要重新评估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品牌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实际上,西蒙森和罗森所描述的,那个消费者充分掌握信息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品牌并没有消亡,反而变得更重要了。
为什么?
因为消费者缺乏的不是信息获取能力,而是认知能力。
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人们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并不意味着你的认知水平就能得到显著提升。
上一篇:品牌菜鸟如何晋级为高手? 下一篇:2022春节营销创意案例盘点,收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