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研究社坚持了365天,做了15万的流水,并“不幸”的把这些钱都花在了社群运营的探索上了。
今天作为运营研究社1周年的ending,说点跟社群相关的。不聊行业不聊趋势,就针对「如何从零搭建社群」和「怎样保持社群活跃度」分享10条实操干货,希望这近4000字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现在想尝试从零开始搭建社群,可以参考这5条经验。
1.务必想清楚社群的服务和价值
不管你是想自己创建的兴趣社群还是为公司搭建的业务社群,社群的本质就是一款零开发成本的社交产品,所以我们需要在社群具体执行落地之前思考清晰为什么样的人在什么场景下提供什么的服务。比如现阶段的运营研究社主要为0-3岁的运营从业者在工作中无结构化学习机会和出现运营困惑无人解答的情况时提供干货分享和在线答疑。
另外业务型社群还需要对社群的产品价值进行思考,看看它是要对产品的拉新、留存、转化、促活、品牌的哪一项数据负责,因为只有想清楚价值了才知道这个社群要不要做,投入多少预算去做。
比如之前百度校园品牌部每年花近百万的预算做了一个对产品下载量没多大价值的校园用户社群,起初其他部门的人很少能够看懂它的价值,直到百度在和360搜索互撕起来了才意识到这波用户对维护百度品牌起到的作用可能是近千万的。
2.社群切勿细水常流式的招募用户
有蛮多社群应该采用的是来一人然后拉一个进群的招募方式,这种方式其实对后来进群的用户来说会加大他的社群融入难度。因为获取到的信息量不同,他只能看着其他用户的交流,自己却一句话都插不上。
结合运营社这一年来的管理经验,建议社群在做社员招募时千万别细水长流,这样不仅社群的凝聚力很难提升,而且管理和教育成本也很大。可以采用批量招募的方式进行,就是当期集中流量进行招募,如果招募结束了有人再想加入也让他等到下一期。
关于社群招募,这里再分享一个运营研究社的数据。运营社第七期的招募流量转化率是成立以来最高的达到了6%。究其原因主要是相比于过往六期,我们明确的告知了用户可预见的收益,所以对用户来说明确告知收益的社群会比单纯的谈理想和概念的社群来得吸引力些。
3.要10个核心用户,也不要200个普通用户
在社群的管理团队最重要的是日常服务运营同学和物料设计同学,前者决定了社群能否持续的正常运转,后者决定了社群能否活出逼格。
上一篇:互联网下半场,社群模式进化的 4 个阶段 下一篇:UGC社区类产品谈:产品功能与用户心理分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