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未来5年,品牌传播需要思考的5件事

    未来5年,品牌传播需要思考的5件事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一、未来5年,营销的主要问题在于产品还是在于传播?

    未来5年,品牌传播需要思考的5件事

    没有同质化的商品,只有同质化的认知。“同质化“一直被用来形容产品的毫无特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两件一样的商品。

    如果真的存在“同质化”,那也只是我们的认知“同质化”。“认知同质化”是比真的同质化更要命的一件事。全知全理解的决策太难了,因此于消费者而言,“客观”是不存在的。

    不管你的产品和其它的产品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消费者的认知觉得你们是一样的,那么你们就是一样的,消费者也会以此认知为依据做出购买决策。

    所以,,广告人们请不要偷懒,不要把广告效果不好归罪到产品不行上,广告效果不好只能说明你的广告有问题。不管困难有多大,广告人的专业和责任不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吗?

    看完上面一段话的品牌主们,请不要着急鼓掌称庆,如果你的产品真的足够优秀,想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卖不出去,哼,挺难的。

    产品即传播,传播即产品。

    优秀的产品自传播是这个时代的特性。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卖手机的厂商,如果的你的手机充一次电可以用十年,那么我相信你只需要开一个小小的发布会,你的手机可能就被预定完了。

    所以,正是因为你的产品不够优秀,你的品牌传播才困难重重,是你不够优秀的产品为广告公司们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说到这里,我们再反向思考一下“传播即产品”。

    关于这个命题,我想先引用许舜英女士的两句话。

    第一句: “并不是广告把商品“表现”出来,而是广告“使得”商品“存在”。

    第二句:消费者在消费商品之前,就先消费了广告。而要使广告被消费,广告本身也必须“商品化”。

    翻译一下, 广告并不一定要依附于商品,也可以创造一种意境去容纳它,构建它,经过广告构建的商品,更加温暖,更加有体验感,而这种体验感本身也是消费者消费的一部分,构建体验的过程即商品化的过程。

    许舜英也说过:

    “所有的解读都是一种误读。”

    二、未来5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行为会如何变化?

    未来5年,品牌传播需要思考的5件事

    从“需要”到“想要”到“该要”。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十年,在丰富的物质刺激与教育之下,社会整体的消费素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在这个新的层次中,消费者逐渐从被动的“需要”思维转变为主动的“想要”思维。部分拥有更高消费素养的消费群体,甚至进入了超然的“该要”思维。

    从“需要”到“想要”的转变,一方面意味着人们对的物质欲的集体释放与满足;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们对改造自己现有生活状态的期待。

    中国几千年以来,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如此多的人希望通过外力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中国的消费社会是一个极端不平衡的社会,当社会整体进入想要型消费社会时,另一部分富裕的消费群体已经进入了该要型消费社会。

    这部分消费群体已经彻底摆脱了物质对自己的影响,他们已经可以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并知道什么样的商品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他们不再理会品牌营销所附加的任何标签,他们只在乎商品本身的基本使用价值和体验。

    从“需要”到“想要”到“该要”,这是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上的变化。相应的,我们也可以从消费行为的角度来观察未来的消费者。

    未来5年,品牌传播需要思考的5件事

    越来越短的产品使用周期,越来越快的品牌转换周期,越来越长的品牌鄙视链。每一件商品被制造出来,它的使用寿命大体是固定的,因此消费者的平均使用周期也是固定的,但是随着购买力的提高,人们学会了浪费。

    许多商品的使用寿命还没结束,消费者就已经更换为新的产品。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在相对更短的时间内,习惯了同一品牌给自己带来的满足,当这种品牌不能继续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时,消费者就会选择尝试新的品牌。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未来5年,品牌传播需要思考的5件事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