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2022年底:我对品效合一、消费变化、极简营销的一些思考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回顾过去一年,品牌们在营销上可谓是花样百出。其中不乏出彩的创意之作,也有名声商业双输的“翻车场面”。2023年,营销推广会有怎样的发展呢?本文作者对营销的过去和未来进行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2年底:我对品效合一、消费变化、极简营销的一些思考

    年底,发现几个现象:

    有位TOC市场朋友,计划让高管参加几个行业大会,来提高公司品牌影响力,老板同意了,但是,后来又给否定了。

    给出理由很统一,这种大会一下赞助几十万,去后弄个展台,虽能拿到稀稀拉拉的线索,基本都是行业内的人,根本无法转化。

    另外,大会有线上直播,看似30分钟演讲带来几万观看,留下一些意向,你还是没法转化,意义不大。

    同样,另外一家公司,明年公关预算直接砍掉一半,理由更直接,少做公关传播,不能转化,没有意义;你们公关部最好想一下,怎么把阅读和销量联系在一起,不然就转岗到运营部,做私域。

    是不是,觉得很正常?

    不难看出,两家公司领导把重要工作放在“转化”上,对当下环境来说不奇怪,但是,很多老板日常开会,还经常把“想提高转化率,品牌很重要,建立高势能,打造影响力”等关键词放嘴边,行动时就不给预算,或很少。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在我看来,并非老板对品宣理解不深透,而是「品牌重要」的认知差距上,和团队没有达成共识,无形中增加了执行难度。

    其次,前几年企业也花不少冤枉钱做公关,最终除拿到几百万阅读量,什么都没有剩下,这才让,见不到效果的锚定现象(Anchoring Effect)加剧。

    怎么解决营销的问题?

    我认为有四方面:

    看清楚品效合一偏差在哪里

    搞清为什么做营销

    看到消费者变化,和营销难点

    弄清楚钱到底该花在哪里,怎么做

    01 品效合一偏差

    老板理解的品牌,有两种,其一“势能品牌”,其二“动能品牌”。

    先说前者:

    简单讲,用钱在某些关键节点,不停制造话题和势能差,占领价值高地,用户就会认同产品、价值观当中任意部分,然后利用势能优势,不断带动规模。

    比如:

    元气森林,两年内可谓铆足狠劲,从2020年赞助《我们的乐队》,到押注冬奥运,谷爱凌、徐梦桃、苏翊鸣三名运动员外,唐彬森老板更是毫不松懈,各种媒体采访,接地气观点让一线职场人、新锐创业者高度共鸣。

    这种整体势能,讲究速度、公关、话题创意,然后把品牌拉倒一定位置和高度。

    再说后者:

    开始品牌声望在市场中并没有多大,但是,产品销量和规模却发展很快;主要找到客户需求点,依托裂变、便宜、或者稀缺等手法快速渗透市场,然后倒逼认知。

    比如:

    奈雪的茶成立不到6年的公司,通过打造网红茶饮,不断刷新人们对新式茶的认知,从深圳第一家店到现在,在全球开出584家直营店,会员数超3500万。

    1-2年内策略很明确,产品做出差异化,让自己奶茶和其他品牌不同,然后频繁用“营销+低价”打造爆款,快速占领市场;完美日子、花西子等品牌都具备其属性。

    综合上述,能看出什么?

    势能品牌更烧钱,更需要公关打话题,动能品牌更出效果,需要供应链能力,关键在于这两年市场环境不好,降本增效属于首要任务。

    于是,就会出现认知偏差。

    市场部同事,认为品牌重要在“我要打透,一年需要花多少钱”;而老板考虑,你说的“钱”全砸这儿,万一没效果,怎么办?

    换言之,他愿意投入10万、20万,要看到品牌和转化的双重效果,以保证品牌、营销正反馈。

    而在公关的认知中,10万,就是用在传播上,可能不会考虑转化,显然意见,大家认知差,出现在「品效合一」和「品销协同」上。

    什么意思?

    品效合一是即要….还要,既要品牌,也要转化,难度比较大;品效协同不同,不是在一件事上既要做品牌,又要做转化,而是如何将“这笔钱”最大化分类到公关、效果两类任务上,从而实现协同。

    如同:

    购买股票,你不可能将20万全梭哈在一支上,需要5万买保守派,5万买极大收益,另外10万买稳定性;换言之,老板给的预算,需要平衡。

    因此,可以得出前置条件,洞察公司品牌,明年具体要走势能,动能哪条路线,这才是做品牌或做营销的根本,唯有该方面与老板认知同频,才能把预算做均衡分配。

    2022年底:我对品效合一、消费变化、极简营销的一些思考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新消费下半场唯一的增长机会 下一篇:2022春节营销创意案例盘点,收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