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社群成员
关于社群,有很多种解释,可比较下来,不难发现,这些定义中普遍会出现的词汇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标签”、“共同话题”、“群体”。
前三个词汇所提及的“共同”无疑是针对社群成员而言的。社群里的成员可能来自不同角落、不同阶层,社会地位不同,在各自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类型和数量也不同。
但他们一定会有一些相似点,不然不会聚集在同一个社群内。这些相似点往往就是定义里提及的几个“共同”。
个人之前管理的社团的社群,内部成员很多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但他们都是志愿者社团的一员,这就是他们共同的身份标签;同时他们也都热衷于志愿事业,这就是他们共同的兴趣。
再以简书专题社群为例。首先选择简书这个创作平台的人,大多是热爱写作的人,已经有了共同的身份标签、共同的兴趣爱好及很多的共同话题。
至于不同专题的社群,则是以身份标签为标准对成员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标签分得越精细,社群成员的范围越精准,那么共同点就越多,也方便后期社群的管理。`
再回头看社群定义中的第四个关键词汇:群体。在社会学意义上,群体应该具备以下特征: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有一致的行动能力。
以此标准来衡量的话,很多社群都不能称之为一个良好的群体。同样是社群,为什么别人家的这么优秀呢?这里就涉及到了社群管理。
二.社群管理关于社群管理,我主要从拉新和维护两个方面来谈。
(一) 关于拉新
当你创建一个社群的时候,肯定已经明确了这个社群存在的必要性、意义、目的、以及定位和一个大致的规划,成员的选择也是以这些为标准的。
如果你是一个产品型的社群,那你起码要明确你的用户有哪些,不能为了扩大社群规模盲目拉新,因为这对你后期产品的销量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甚至可能会起反作用。所以针对拉新,个人觉得还是以精为主,不能过于在意规模的大小。
拉新的渠道也是丰富多样,比如从别的社群拉人。但采用这种方法,至少得考虑到两个社群定位的契合度及成员的相似度。
经济学上有两个定义,一个是“互补商品”,一个是“替代商品”。比如相机和胶卷,一方的需求量和另一方是成正相关的,这就叫做互补商品;像苹果和梨,羊肉和牛肉,一方价格上涨时,很多消费者就会去购买另一种商品,这就叫做替代商品。
以此为例,假如你做的是一个读书会类型的付费社群,那么你就可以从一些写作社群里拉人,因为写作者往往会很关注自己知识的输入量;当然你也可以从其他的读书群里拉人,因为你的社群是可以和这些社群互为替代的。不过能否成功,就要看你的社群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这些社群在它们的优势上比拼,是一种不太明智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特色内容。这就要考虑到社群维护的问题。
当然,拉新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朋友圈转发,有偿扫码关注。前者的用户转化率相对来说是要可靠一些的,因为一个人的朋友圈里大部分是和自己所处的阶层相似、有很多共同关注点的人。同时,情感上的信赖和信任,也容易吸引更多的社群成员。后者基本是无效的,因为有偿扫码基本上在一些公共场合进行,范围太广,针对性不够。
(二)关于社群维护
当一个社群有了成员,基本建立起来后,那就可以根据上面提到的“群体”的定义进行社群的建设。
首先得有明确的群规,统一的群成员昵称格式,然后就是新人入群时的群公告。
日常的固定流程,比如和社群主题有关的早报的发布;固定频率和时间段的分享活动。
一个社群一定要有它存在的价值,比如成员能否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而分享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知识传播,要在考虑到受众需求的基础上进行。
这些固定的模式还不足以调动成员的活跃度。以你个人而言,你发言积极的社群,一定是能够给你带来归属感的社群。
社群的承载主体一般是微信群、QQ群、贴吧等。在关于微信、QQ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中,有这么一句话:人们越是渴望从媒体那里获得满足或是以为自己获得了满足,他们就会越依赖这个媒体。
这同样适用于社群管理。要想社群成员一直积极活跃,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社群成员的社会和文化归属感。
关于归属感的建立,其实意见领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意见领袖,可以是群主、群管,也可以是其他社群成员。他的观点、行为往往会对其他社区成员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可以带动不够活跃的社群成员。
涉及到归属感这个话题时,其实意见领袖更多的发挥的是情感纽带的作用。
上一篇:从零开始做社群(一):不做任何准备就建社群的运营不是好运营 下一篇:社群运营从0到1500+,我总结的5个关键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