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ToB和ToC区别的文章很多,有的说商业模式不同、有的说客户群体不同,这些答案都没错。但是给我感触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无聊,准确的说是严肃且无聊,这也是SaaS市场运营新同学入职没多久就离职的主要原因。不过我想说,有趣好玩的真的有很多人做了,无聊一点,竞争也少一点,不是吗?就着无聊这个话题,说说SaaS的内容营销。
两个原则:深度+连贯无聊和严肃是为什么呢?
那就是深度,人天生对通俗易懂的东西更感兴趣,就好像听交响乐的永远比流行音乐的人少一样。然而SaaS的商业模式,是基于工作这个场景的。
网上不是有这么句话吗——别在工作的时候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工作。
工作这个场景,要求细致认真,要求深度,要求专业,这一些都是反人类的。但是,内容营销,还是要去贴合工作场景。所以,SaaS行业的内容营销,要遵循两个原则——深度+连贯。
什么是深度?
有人常常把它和晦涩难懂、又臭又长划等号。错,难懂与否,完全取决于笔者的水平。所以,真正的深度,是有可借鉴性的,要不一看就是小编到处摘抄整理的,蒙不了内行。
什么是连贯?
这个好理解的,为什么学习的时候推荐大家读书,因为书里的内容就是连贯的,连贯的内容是学习的好素材。
我面试的时候常问面试者,你怎么学习xxx的,凡是告诉我看公众号,看知乎的,多半水平不咋地。看十万字公众号推送,不如看一万字书。同样,公众号的内容要做深度,必须连贯,这也能增加用户的粘性。
原则性的东西为什么放在最前面说呢?
其实刚开始做的时候这是不明显的,内容没深度,不连贯,蹭蹭热点,传递一下焦虑反而涨粉更快,但是这会在未来制约你。
我最近留意到一个SaaS行业的公众号,恰好我也认识负责这个公众号的运营。他的内容,以一个新媒体运营的水平来看真的不错了。有行业解读的热点、有演讲的实录、有基于垂直领域分析。而且内容的完成质量也很不错,但是阅读量其实徘徊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水平。
因为这些内容,一是缺少深度,让从业者认同的那种深度;二是缺乏连贯性,想起什么推什么。我说这个运营者以新媒体运营的角度来说很不错了,但是以内容营销的角度还不够。要做内容,得让自己成为专家才够。
这也是SaaS内容营销人值钱的原因,想跟假装香菇的精神病沟通,那就学着做一个香菇,这一直是我做运营的理念。
两个出发点:产品+场景做SaaS说白了就是卖软件的,有的内容营销人,反倒是总害怕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卖软件的。其实卖软件也没什么可耻的,只不过一些人会觉得你在做内容的时候让别人知道你想卖软件,会有戒心。这有道理,但是也不全对。卖软件没必要遮遮掩掩,怕的是你不专业。要做内容营销,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产品,一个是场景。
关于产品,你得能逆向得出产品的设计思路。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项目管理工具缘起何处》这其实是我为了回答知乎上一个关于Trello和Worktile区别的内容,获赞还挺多的,有兴趣可以去搜搜。
我要卖Worktile,但是我不会贬低别的产品,我也不会背销售话术——把三大优点四大功能说个一字不差。我是从产品的本源——看板开始说起,介绍项目管理工具的起源,最终说到产品的取向不同。这样的内容,不会招人烦,反而效果会不错。
因为什么呢?
因为我把产品和场景都钻透了,,说到底,我说的对,甚至你看了还会有点收获。
反面来看,如果脱离了这两个出发点,光说产品就是硬广告;不说产品那你就做不成营销了。
但是如何把产品和场景钻透呢?
除了做一个香菇,还得具备一定的产品经理思维。多跟在产品经理屁股后头蹭蹭知识,对做内容很有帮助的。
两条腿走路:输入+输出说是两条腿走路,实际上输出这一点大家都没什么疑惑。主要是输入,找到办法去发掘内容,才能避免“身体被掏空”。
1. 做好跨部门协作(1)与市场团队
市场活动就是一座内容的富矿,市场活动可以分成很多类型,但是参与市场活动的无非两类——潜在用户和成交用户。
首先,针对这些用户,我们可以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提问,他们的兴趣点、关注点等。为外部内容的创作,提供感性的方向参考。如:目前公司的OKR活动中,很多用户会向导师咨询是否有各个部门的OKR模板,方便他们回去作为OKR制定过程中的参考。为此,我们也就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模板,果然反响很不错。
上一篇:用「卡位」取代「定位」,找准「粉丝营销」的五大方法论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