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b端或者c端,产品营销都是必然的存在,营销在这几年快速发展过程中为不同的平台产品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和活力,那么在SaaS平台中,我们如何合理地使用营销技巧来驱动利润和活动呢?
营销的核心是围绕用户进行,而许多用户在看到营销活动前大部分会缺少掏钱的欲望,做好营销就要学会让用户从不想掏钱到主动付费,最后到产生付费焦虑,这是一个用户消费心理的变化,同样也是营销所带给产品的魔力所在。
一个toc的活动,更多的是针对一个人/群体进行营销,范围和动作都是一致且不需要频繁变化。
比如在某东的618活动中,一开始我只是因为618这个活动的噱头来看看,但是当我进入活动页面时,看到的内容都是我过去想要购买或者曾经购买过的商品,它们正以一个折扣价的价格(相对低廉)进行销售。这正好命中来我的意向,按照一个产品人的理性,我会对比一下活动前后的价格,然后根据折扣力度进行购买,下单几率几乎在90%以上,这就是用户对于营销活动的敏感度。
一个tob的活动,当客户越来越趋向个性化的需求,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大而全,而是找到用户底层需求,从根本解决问题。
当客户对于产品的需求差异化越来越大时,tob的产品很难满足客户,特别是SaaS类的产品,在无法满足客户对于差异化需求时,我们需要用不同的营销策略来提升LTV(生命周期总价值),只有与客户产生足够的关联,产品才能有自我造血功能。
在营销前我们需要学会用好手头的资源,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营销前我们需要分析的问题,切换视角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营销。
一、用户触点分析 1. 触达用户没有触达用户的营销肯定是没有灵魂的营销策略,不断与用户产生关系/发生接触,在某种层面来说就是提升了用户对产品的营销,加深了营销所造成的影响。
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分析营销时可以触达用户的所有点,这样可以防止己方流量的遗漏和扩大辐射范围,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更多用户知道你的营销活动,就必须要用更多的方法去接触他们,在SaaS平台中也要通过手头的资源去触达用户。
这里有个误区,并不是所有渠道都适合这么去做。
比如其中一种最原始的触达方法就是通过电话去直接联系客户。在联系客户时,一定要先问对方需要什么,而不是你能提供什么。因为客户不在乎你能提供什么,而是他缺什么,在他缺失的基础上将现有的营销结合起来,并不是所有客户都使用这招,但是如果你可以先聆听客户的需求再根据对方的想法来提供自己意见,这就做到了提升客户自重感。
有人会问,这有什么意义呢?
在最原始的电话沟通的场景中,是用人与人之间的最直接的语言完成触点的建立,与客户的对话越多,越能明白对方需要什么,也可以将对方引入自己的营销模式中,偶尔会获得客户的意外认可。
但是电话沟通的效率的缺点就是相对效率低下,有时候我们无法用这种原始的办法去联系大批量的客户。
2. 广告关联与利益吸引从产品营销来看,除了上述的电话沟通,我们还需要用更多方法去增加触点,还有最重要的广告关联与利益吸引。
广告关联很好理解,就是尽可能找到与平台用户关联度较高的场景。
比如Boss直聘的广告为什么会广铺线下各类渠道,电梯、地铁、室内电视等等。
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就是这里的人群是聚集度最高的,而且在地铁场景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的步伐相对会较快,下意思会将节奏变快,这说明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焦虑心态。当然并不是所有,这部分焦虑可能由于多方面造成,但是工作肯定是其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白领对2017年的工作满意度较低,满意度指数为2.64 (指数区间为0到5,5为最高),指数与前两年相比有所提高,2016年为2.33, 2015年为2.28,但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这是2017年的数据,我相信2020年的国内数据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换工作成了最好的选择。
而这类广告其实本身就是故意去放大用户的需求,虽然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份工作会更好,但是如果给你这么一个想象空间,那么你也肯定愿意去遐想美好。
上一篇:快消品数据中台:算出渠道看不见的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