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拼多多特斯拉终有一战,背后是渠道博弈之难

    编辑导读:特斯拉补贴事件让拼多多站上了风口浪尖,围绕和拼多多和特斯拉的讨论此起彼伏。双方究竟谁对谁错?应该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本文作者从营销4P理论出发,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一起来看看~

    拼多多特斯拉终有一战,背后是渠道博弈之难

    最近拼多多与特斯拉撕起来了,事件时间线较长,双方回应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各媒体分析事件来龙去脉已经很详尽了在这里就不展开说,问题的核心简单来说就是:拼多多作为中间商,补贴给用户一部分差价,从而扰乱了特斯拉的价格体系,损坏了它的直营模式,冲突遂起。

    拼多多觉得自己拿钱补贴用户,货真价实为啥不能卖?特斯拉的逻辑是,我的产品直营模式要统一定价,你这平台卖便宜了扰乱我的价格体系,乱价动摇了我的市场主导权,对我造成品牌损害,构成转卖,深层次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

    拼多多与特斯拉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声明中极力坦诚自己在为消费者着想,像极了你爸和你妈的两种“为了你好”

    双方各不相让,在舆论场上展开了激烈对决。相信各位多多少少已经看过许多站队洗地的文章了,让我们抛开对这场事件的成见,剖析一下矛盾本身。

    一、4P里的两个P,,渠道与价格之战

    营销人对营销的理解,依然逃不出经典的“4P”框架,纵然后浪们又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式说法,但本质内容依然围绕着“4P”展开。

    让我们回顾一下,4P分别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拼多多与特斯拉的争执点,就在于“价格”与“渠道”。遥想当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价格方面有定价方法、定价策略、竞争中价格调整等知识点。渠道方面了解掌握了许多渠道模式结构,包括渠道管理内容,知识体系上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关联。

    然而现实中,不同渠道之间经常起纷争,有时候品牌商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有时候品牌商气得直咬牙根愤怒维权。渠道之间纷争何在?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价格

    我们知道产品从品牌商生产出来之后,并不是直接就能交付到终端消费者手中,其间经过的流通过程我们称之为渠道。根据流通过程中环节的数量,渠道可以分为零阶渠道、一阶渠道、二阶渠道等。

    如下图所示:

    拼多多特斯拉终有一战,背后是渠道博弈之难

    正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瓜子二手车slogan: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其实这句slogan有污名化中间商之嫌,中间商的存在只是赚差价而已么?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中间商的存在大大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流通效率,无论是批发商,还是专业经销商,本质都是为效率而生,之于市场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品牌商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要保证无论经过多少阶渠道,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商品指导价长期范围内必须是一致的。

    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用户与品牌商之间的沟通链路急剧缩短,品牌商大规模直达消费者成为可能。进一步缩短物流与信息流的耗散,直接触达消费者,这似乎是很多品牌的终极梦想。

    直至电商平台涌现,品牌商多了一条重要的零阶渠道。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颠覆了原有的渠道体系,电商体系经过蓬勃发展独霸一方。但无论如何,品牌商的价格底线没有变:原则上线上与线下要统一价格。

    试想,如果一个渠道终端的价格长期低于其他的,那么势必会打破消费平衡。如若电商平台总搞活动,做低价,消费者被吸引到低价平台,渠道格局失衡,那被损伤利益的线下渠道很可能与品牌商产生矛盾。

    双11或618的电商平台节点大促,电商部门最忙碌的就是控价监测。价格之争不仅体现在线上与线下之间,还体现在不同的电商平台之间。天猫价格比京东低,京东的小二就会马上找过来要求调价。电商大促节点开始玩满减优惠券、折上折、指定品类优惠券的套路,除了有利用数学绕晕消费者的嫌疑,更是为了使自家平台在隐形层面能更占价格优势

    线上与线下的价格已经打得水深火热了,这时又出来一个让品牌方更伤脑筋的佼佼者:

    微商!

    没有任何瞧不起微商的意思,微商可是私域流量的鼻祖。大多做微商起家的品牌也都是直营模式,成功者不在少数。这里说的微商是“野生微商”,也就是可能从经销商或者批发商手上拿到产品,走低价卖,依靠价格护城河图个薄利多销这样的类型。多见于快销品领域,主要战场是微信或者咸鱼。品牌商对付游击队的方式只能是微信或者咸鱼的举报功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拼多多特斯拉终有一战,背后是渠道博弈之难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