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当代年轻人生活多注重仪式感,看看他们拍的vlog就知道了。吃饭要用好看的餐具,房间里要用好闻的香薰,一天过完还要做一本美美的手账。为了迎合年轻一代的仪式感消费,近几年崛起的新消费品牌都热衷于打造仪式感。本文作者对这类现象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周温州出差,没想到可以在一个朴素的小村庄里,细细品味到了用餐过程中带来的一场多元感官沉浸式体验。
一座飘着花香的法式风情庭院,设计也很花心思,瓶瓶罐罐的香氛旁边错落有致地摆着当季新鲜水果,微风拂面混杂着花香穿堂而过……
无论是菜品、环境、灯光、还是摆盘的艺术,质感间的统一、对比,和谐、跃动,都融于每一处细节,每一次目光落下的精致细腻,让就餐的仪式感油然而生。
这种“理想的美好生活就该是这样的“多巴胺”刺激,几乎是100%地让人(比如我)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片或是一段视频,发到各大社交平台,极大地调动了人的分享种草欲望。
不止是餐饮,这两年,“仪式感”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圈子文化”和标签,仪式消费也成为全民风潮。社交平台上晒的一日三餐,不仅食物在变,高颜值的餐具也在换;用心改造和经营的带着自己审美情趣的出租屋房子;仿佛坐上了哆啦A梦的时光机器,每一段温柔的时光都被好好珍藏着的手帐……
人民日报曾这样形容对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能买吸尘器就不买扫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口红两三只不够,要集齐全套;租房得独立卫浴,还要落地窗。”
可谓生动形象诠释了当代人对仪式感的极致追求。
一、消费者为什么热衷于仪式感?《小王子》这本书最成功的的地方之一就是让全世界都普及了一个概念——仪式感。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一年中其实有很多值得铭记的时刻,让你颇有感受或者顿悟的时刻,如果用仪式感雕刻自己的生活,一定会是与众不同的。”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对如今坚信“颜值即正义”的年轻消费者来说,仪式感就是一种对抗生活无趣和乏味的精神寄托。
所以回到营销大环境中来说,我们会发现,为了迎合年轻一代的仪式感消费,近几年崛起的新消费品牌都热衷于打造仪式感。
比如拉面说:
康师傅与统一这么多年不遗余力在扭转的“不健康”泡面形象,在「拉面说」上被真正的实现了,让速食方便面也能如此有仪式感,“一个人,也要对自己好一点”这个暖心的定位,让那些对美食讲究,却又懒的都市年轻人找到心与胃的深夜食堂。
比如野兽派的鲜花:
与其他鲜花不同的是,野兽派的鲜花制作灵感来源于用户的故事,每一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野兽派还会为用户提供私人鲜花定制服务,如今他们的产品已经成为“艺术、小资、格调”的代名词。
消费者支付几千块购买野兽派的鲜花,实际上买的是一份身份认可及收藏意义,买的是一份对于野兽派产品和服务仪式化背后的价值追随。
比如熊猫不走蛋糕:
一个萌态可鞠的会跳舞的熊猫;blingbling的生日道具;和熊猫跳舞互动的有趣瞬间;针对不同受众设计的各种具有仪式感的环节,表白、唱歌等;至于蛋糕,一定不是那个主要钉子,而是基于场景的服务的点缀。
所以,高明的品牌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售卖产品,是在贩卖仪式感,售卖标签,把任何一个产品与美好生活方式挂钩起来,从而形成一种理念,让消费者购买了这个产品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
这赋予极致仪式感更深层次的价值:不止是渗透品牌的名字,而是传递价值感。
既然仪式感这么重要,那么品牌该如何打造仪式感?
二、为产品增添仪式感能够进入消费者“仪式感”体系的产品,往往都会有一大帮忠实的追随者。
仪式感就是加分项,但是在这个产品同质化的年代,加分项就成了重要的抓手。
我们最熟悉的案例莫过于“奥利奥”饼干的“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农夫果园是“喝前摇一摇”,科罗娜啤酒的特殊饮用仪式,在瓶口放一瓣青柠,当然乐堡啤酒的拉盖设计也是别出心裁的。
一个简单的动作,完成了用户与品牌之间的互动,同时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这些仪式化的动作,就属于在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增加仪式感,它们会像一个按钮一样,让消费者进入特定的情境中。
还有许多阅读类APP使用纸质书翻页的效果,给予用户阅读纸质书般的仪式感。
QQ音乐的播放界面使用了卡带,胶片机等拟物设计,让用户联想起随身听听歌的时代,比起单纯的专辑封面展示更有听音乐的仪式感。
上一篇:杜蕾斯因内涵广告被罚81万,“擦边球式”营销还能火多久?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