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当下互联网时代,流量的分配与管理成为了媒体们的重要工作之一。那媒体如何做广告流量的分配与管理?本文从底层逻辑出发,跟大家一起分析广告流量分配的原则和方式。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面向读者:
产品(APP)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并且选择了广告流量变现。
在面对接入的多家广告供应商(联盟、代理、直客)等,不知如何更优的分配流量的媒体。
接下来,我们从业务的底层逻辑开始进行思路分析,我将带领大家逐步分析出广告流量分配的原则和方式。
一、优先级原理从媒体的角度出发,广告变现的目的很单纯,即:收入。
那么和收入最相关的因素是什么呢?
根据如下广告收入公式(广告收入=eCPM*曝光PV/1000),很清楚的可以发现和广告收入直接相关的因素有2个:eCPM和曝光PV,曝光PV是我们APP可以提供给广告变现的流量。
那么,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下eCPM。
eCPM的波动因素比较复杂,有外部因素,有内部因素,例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品属性、用户属性是我们无法改变或者短期内无法快速改变的,而广告位的设计和样式优化与本文主题无关,外部因素的市场和季节影响对所有媒体都一样,所以这些内容在这里不进行展开。
广告供应商平台的资源和能力其实可以和内部因素的广告平台选择作为同一个维度进行分析,投放策略也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核心讨论点。
市面上有很多广告平台,有的是联盟,例如腾讯的优量汇、头条的穿山甲等,也有很多代理公司以及直接做直客的供应商,每一个渠道的平均eCPM都不同,有的甚至差距很大,这和渠道的商务资源能力及技术能力有关。
那么我们在分配流量的时候,很自然的可以想到,要把流量先分配给eCPM更高的渠道。
这里就有了一个优先级的事情,哪个渠道的eCPM更高,就优先展示这个渠道的广告,当广告展示失败的时候,再展示次级eCPM价格的渠道广告,以此类推。
这里提到的“优先级”,就是广告流量分配的基础原则。
当然,eCPM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事情,渠道广告预算的变化及市场经济经济的波动都会影响到eCPM,所以需要运营同学随时关注数据,及时调整。
刚才提到广告展示失败的时候,展示次级eCPM的渠道的广告。
那么,什么时候广告会展示失败呢?广告展示的流程为:请求-请求返回成功-曝光。
“请求返回成功-曝光”这个过程的成功率为展示率,这个展示率和媒体的耗时限制有关。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请求-请求返回成功”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成功率为填充率,填充率映射的是每一家渠道的广告商务能力,像Google这样的公司,哪怕位置很差的广告位,填充率基本都是接近100%的,而国内的主流联盟公司的填充率差别也是比较大的。
因为广告的请求到曝光是有耗时控制的,因此肯定希望在限定时间内,有更多的广告请求得到了有效的曝光,这样才不会浪费流量。
因此,自然而然的可以想到,填充率高的渠道应该给更高的流量优先级。
至此,关于“优先级”,我们已经提出了2个因素:eCPM和填充率,两者都是更高值的渠道给更高的优先级,那么,如果两者冲突怎么办?
比如:A渠道的填充率很高,但是eCPM很低。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是一个基本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考虑优先级的时候可以按照如下几个标准去分析优先级:
原则上,基础优先级按照eCPM排列,前一个层级展示失败或者填充失败的时候请求下一个层级。
如果渠道的填充率非常低,甚至低于1%,那么除非eCPM比其他渠道高很多,否则可以根据媒体的耗时情况酌情考虑剔除该渠道的流量,或者将该渠道的优先级降低,尤其是耗时问题比较严重的媒体。
eCPM很低但是填充率很高的渠道可以排较低优先级作为打底广告,根据经验这种渠道在市场上是非常多的。
如果有几个渠道,eCPM和填充率差不多,可以将这些渠道设置成平级。
渠道提供的广告接入方式一般有API和SDK两种。
SDK广告一般只能由客户端发起请求,而针对API渠道的广告,不同媒体的技术实现方式不同。
如果API广告是由服务端发起请求的,那么API渠道的广告优先级只能高于SDK广告。
这个时候媒体商务在对接的时候,必须要求API渠道的底价eCPM不低于SDK渠道。
当然这样的风险就是API渠道的填充率可能会比较低,尤其是市面上的主流大公司基本不提供API接入方式。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运营同学根据媒体情况,和所有渠道的eCPM和填充率情况,做一个综合决定。
可按照如下公式进行策略ROI的对比:
第一层渠道广告收入=总广告请求PV*第一层渠道的填充率*第一层渠道eCPM/1000*第一层渠道广告展示率。
第二层渠道广告收入=(总广告请PV-第一层渠道展示后剩余PV)*第二层渠道的填充率*第二层渠道eCPM/1000*第二层渠道广告展示率。
上一篇:从Keep的发展三部曲透视新消费品牌的未来! 下一篇:定价模型,该如何做分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