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地铁、公交、电梯上随处可见医美机构、口腔诊所的广告,这些实体企业也在探索营销方式的多样化。这些企业如何打造好自己的品牌?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众所周知哈,Jason是个非常不爱扯“品牌”这类问题的人!主要原因是在医美口腔行业内聊“品牌”,非常容易陷入一个“逻辑怪圈”:你跟对方聊品牌,对方跟你谈效果!你跟对方谈效果,对方跟你谈转诊!你跟对方谈转诊,对方跟你谈“医疗”…你跟对方谈商业,对方跟你谈“行业”!你跟对方谈“违法”,对方跟你谈“方法”!你跟对方谈“孙子”,对方开始跟你“装孙子”… 与其这样,不如话题直接从效果切入,这能省多少“废话”!…
其次,“大渗透”理论应该是近年来营销圈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包括Jason自己,刚开始也觉得这不过又是一个新兴起的“营销概念”而已…但昨天跟 MarketingCardsClub 中的一个看官闲聊的时候,我突然无意中转明白这个逻辑了…
因此,也希望借“HBG”这个话题热度,聊聊为啥大家都觉得“HBG”仍然只是一个“老瓶装新酒”的“概念”?顺便解释下为啥咱这行天然觉得“品牌”对于医美口腔门诊来说是个“玄学”?
以下都是基于Jason自身的理解,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01 先说一下啥是“How Brands Grow”?如果大家都能大搜出来的东西,Jason就不提了哈!如果不知道的“How Brands Grow”请自行大搜!此处只复述下“HBG”的重点:
品牌增长=渗透率 X 想得起 X 买得到
即:
大品牌、大媒体、大渠道
其中最基本的一个论点就是 —— 尊重顾客真正的购买行为。
恩,这确实是句有用的废话… 不重要!
重点中的重点无非是三个关键词:
“独特性的品牌资产”+“传播大渗透”+“渠道大渗透”
此处需要特别注释:Jason也知道,包括分众传媒也好、还是很多营销同行也罢,更愿意把“as you can afford”对解为“营销”… 但我总觉得这样翻译感觉像出来骗广告费的,Jason更愿意解释为“传播”…
当然,这也不重要!
如上,如果你单看这些,相信会跟Jason一样的想法,这TMD不就是当年早期电商玩的最基础的思路:
媒介触点*转化率=销售量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梳理下背景…
对,这就是大部分营销同行“不讲的那部分”!
02 行业市场环境众所周知,从传统的营销链路为考量及AISAS模型为基础,我们可以把品牌本身想象成在一个池子里丢一个小石子,所有的一切目的是希望产生更多的“涟漪”影响更多“鱼”的决策!这是营销常识!
而实际情况是,鉴于消费医疗的独特性、预算及ROI等避免不了的条件因素,我们事实上根本无法实现影响整个“鱼塘”的“鱼”,最佳的市场行为决策也只是从鱼的需求强度出发,捡“鱼”需求强度大的地方投放…
而随着我国供给侧端早已极大满足,及互联网用户增长上限,别说流量红利,连TMD人口红利都早已不在!当供需不平衡到早已变成供大于需的市场环境后,“会卖东西”这事儿本身就成了除“省成本”外最难的事情!
此时,如果有医生朋友看不懂此处在说啥的话?可以用一张图来简单解释:因为门诊会扎堆,用户会对比,渠道会竞价… 而这个事儿门诊市场同仁一般情况下“解决”不了!如图:
图/1999年 成都商报
MarketingCarsClub 成员@白一飞 提供
但吐槽解决不了门诊实际的经营问题…随着门诊数量突然增多,竞争压力骤然变大的情况下,虚假宣传、估人定价、三级分销、套路分期等,全来了…
一方面,在有关部门的各种铁拳打击下,行业内一小撮同行仍然愿意投身于,某些能够切入医美口腔市场相关的非法传X操作…如果不是对方真无知,那Jason只能理解为:对比起抢银行同样定罪3年以上,他们可能“觉得”这事儿比抢银行“投产比”更高…
另一方面,这种行业一小撮弊端延伸出的连锁反应是:由于业内一小撮“挂着门诊营销的噱头干着团伙诈骗的买卖”的行为,也间接导致很多老实做生意的门诊,被逼无奈的需要服从行业“大环境”…
毕竟,自家门诊车马稀,对面各种马杀鸡,这种最直接的感官刺激,绝不是一句“理解”就能完全概括的…
导致:
一方面,用户觉得“去门诊”=“搞钱”… 潜台词是:“你就是馋我花呗”…
另一面,门诊觉得用户需要“被科普”… 潜台词是:“其实我们不挣钱”…
这TMD简直是个神逻辑…
上一篇:“品牌”对于医美和口腔门诊是个“玄学”吗? 下一篇:怎么设计一个有效的训练营模式,提升知识付费的实际转化(上:走出误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