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随着媒介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企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方式来达成更好的营销效果,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引起用户的反感?也许,你需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某些营销动作的无效性。本文作者对营销效果变差的原因做了总结,一起来看。
刚刚过去的3.15曝光了骚扰电话黑产链条,不少科技企业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
据报道,其中某家通过外呼系统拨打骚扰电话的企业,服务的客户竟然有两万多家。
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有点吃惊。按照这个数量级,至少有几百万家企业还在使用电话来触达(骚扰)客户。
我认为,盲目的外呼会让潜在客户留下糟糕的印象,更有可能对品牌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但就在10年前,电话营销却是B2B行业最常用的营销方式之一。
成本低、效果可衡量、简直是获客利器。特别是市场活动之后,给所有参会的客户打一轮电话,会筛选出非常多的销售线索。
现在也有很多企业还是沿用这样的方式,只是感觉效果差了很多。
首先,市场活动邀请就成了问题,客户不愿意来。其次,愿意留下电话后续联系的人也少了很多。最后,接听率也低了很多。
除此之外,行业博览会、硬广投放、关键词投放等这些行业过去常用的营销方式似乎效果都没那么好了。
原因是什么?
也许是时代变了,我们还在用10几年前的思维做营销。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出在四个“不”,不精准、不走心、不互动、不有趣。
一、不精准之前做营销,我们经常把“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产品/品牌”挂在嘴上,强调一定要广泛传播。
在产品种类还没有那么丰富,信息交流渠道还很少(或者说信息还不对称性)年代,确实能让客户找上门来。
这时候的营销目标性不强,属于“广撒网”,也没有差异化的内容。
因此,当年的IBM、惠普等企业在电视、户外广告牌上砸了不少钱,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建立起非常强的品牌。
当然也浪费了不少钱。营销届的哥德巴赫猜想”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掉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也成了效率并不高的借口。
但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让不少企业主意识到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毕竟能服务的客户仅仅是市场中的一部分。正好,数字时代让定义目标客户成为可能。
但随着信息越来越多,客户的注意力也越分散。渐渐地,只会关注跟自己相关的信息,对定制化或相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传统的广告、大型活动、电话营销等都是针对大众市场(mass market)的方式逐渐开始失效,精准营销成为大势所趋。
目标客户营销ABM、针对细分客户的研讨会开始流行。
这时候,已经不需要让“更多人”知道”,而是让“对的人”知道。
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有不同的营销方式,比如下面这样:
二、不走心数字时代有一个矛盾的话题,企业主希望客户可以被数字化标签所定义。
但实际上当产品和信息都极为过剩的情况下,客户所代表的买方掌控了主动选择权。
他们希望被独特对待。从第一次听到知道这家公司,一直到决定购买的过程中,,都能有量身定制的体验。因此企业和客户的关系必须更加亲密。
正好我在读埃德加.沙因《谦逊的咨询》,其中提到的企业与客户需要从“一级关系”迈向“二级关系”。
他提到的“一级关系”: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交易关系,问一个问题,按照按标准话术回答。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客户反馈:“产品和理念都很有意思,但不是我想要的。我看不出来这个产品/服务跟我们现在业务有什么关系“
“二级关系”是对企业和客户用个人化的方式彼此相处,而非仅仅将对方视为某个角色。
用我们常说的话就是要“走心”,把客户当成朋友。
既然是朋友,就要彼此深入了解。不要目的性那么强,保持克制,不要老想着卖产品(服务)。
举个例子,我的邮箱常常会收到张珍的一封个人邮件,说真的我不认识她,但是一直没有删掉,有时候还会打开看看。她来自某家科技公司,但是她的邮件里从来就没有过自己公司的介绍,仅仅是在邮件标题中出现 XX张珍。
上一篇:为什么你觉得被割韭菜了? 下一篇:为什么营销效果越来越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