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看透了消费主义的年轻人,开始拥抱更理性的消费方式,从“头脑发热的剁手”转变成了“人间清醒式下单”。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近年轻人的另一面,了解他们如何省钱,攒钱与搞钱。一起来看看吧!
在一波波购物浪潮中,“不盲从”、“不乱买”的声音开始被看见。中国青年报社发布的《2022十大生活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年轻人看腻了大促的狂欢,消费方式从“头脑发热的剁手”已经转变成“人间清醒式下单”。
一个名为“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的小组,汇聚了33万多“理智鹅”(小组成员自称)。类似的小组还有很多,“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不消费获得快乐”、“低消费研究所”、“消费主义有效抵抗”、“下单前冷却小组”等,组员加起来近40万。在这里没有人推波助澜,只有劝退消费。节省一些不必要的花钱,选择一种更理性的消费方式。
从长远来看,攒下来的钱进行投资理财成为可能。2020年《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显示,超一半的新基民都是90后。基于此,时代数据联合马上消费社会价值研究院,根据数据研究与调查在消费主义盛行之下,走近年轻人的另一面,看看他们如何省钱,攒钱与搞钱。
一、清醒地花出每一分钱热爱购物是人类的本能。多项研究显示,购物与美食一样可以激活大脑分泌多巴胺,这种物质可以缓解内心的负面情绪,让我们陷入越买越上瘾的循环当中。换句话说,就是加入“买他!”的队伍轻而易举,而想要不买,需要经历一番挣扎。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冷静期”、 “断舍离”等消费劝退的行为越来越多。
他们一边劝其他人不要买、不值得,另一边不断寻找外贸尾货、临期食品、购物平台漏洞,寻找更低价的方式买到精致生活的办法。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2021新青年时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显示,近七成新青年时尚消费者在购物时首要考虑性价比因素,消费时更趋于理性,炫耀型消费行为减少。
在分享平台上,与“省钱”、“平替”、“薅羊毛”、“折扣”相关的帖子要远比好物种草以及大牌分享要更受欢迎。同样是安利眉笔,“20元三支不香么”的帖子下清一色的“求问店铺”以及“真的好用”、“一直回购”的回应,而在大牌眉笔的安利贴下,“信我!这怎么会是笔的问题,是手的问题啊!”的留言获得了比原贴高一倍的点赞量。
各类拼团APP、临期超市、采购批发平台等都成为他们淘货的热土。在小红书搜索该类关键词你就会收获几十万的笔记,看到一堆“我被便宜哭了”、“四舍五入不要Q”的高声疾呼以及大量只花上四十几元就能买到一件厚实的冬装,100块钱拿下4个可爱包包之类的实战经验。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统计,64.61%的大学生都有享受过薅羊毛的乐趣,《2021新青年生长力报告》中显示,目前三大电商平台中,拼多多年轻人的比例最高,其中95后的用户比例更是达到了32%。各种二手闲置平台是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
QuestMobile发布报告显示,90后是闲置交易的主要人群,特别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活跃占比更为突出。除了将闲置物品早日脱手赚钱,他们还通过一次次“咸鱼行动”提醒自己,钱换物容易,而物品想要换成钱,到底能够有多艰难。
计算每一笔消费的实用价值,取消没必要的支出,把高端产品换成平价替代品,放弃自己心仪好久的裙子,这些小事看似不痛不痒,但却体现了年轻人在消费观上的巨大转变,尝试在花每一笔钱之前都经过审视,区分哪些是“过度的欲望”,哪些是“智商税”,避免消费主义陷阱,追求更理性的消费。
二、心无杂念,只想“搞钱”节省不必要的花销,培养了更理性的消费方式,他们对手上的钱有了更明确的规划。理财热正在感染年轻人。
上一篇:越南营销洞察:如何利用网红的力量拿下年轻一代? 下一篇:创意传播,其实是道选择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