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如今线上流量几乎被几大互联网平台瓜分,消费主流Z时代群体也越来越难被取悦,想要抢占用户更多注意力,只能在体验上求新求变。元宇宙不仅能让用户体验“数字重生”,更有望为商业营销开辟第二战场,一起来看一下吧。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互联网独立设备数同比增长率持续下降,降速连续5个月维持在3%以内。伴随着增长率的下降,易观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环比上季度下滑0.19%,首次出现负增长。近两年来不管传统电商,或是线下实体企业,都遇到同样的问题:流量红利见顶。从这两年的双11和618也足以说明问题,一年比一年安静。即使新崛起的互联网平台拼多多、抖音、快手也遇到用户增长天花板,似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根据《南华早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报告2021》,中国电商平台获客成本五年内涨了一倍……种种数据表明,国内市场的线上流量已经见顶,居高不下的获客成本和节节攀升的运营成本,让很多企业不堪重负。没有新的增量,于是从存量中找增量成为企业的共识,如何最大化挖掘存量价值显得刻不容缓。
如今线上流量几乎被几大互联网平台瓜分,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白热化,商家们像军事竞赛式的纷纷搭建媒体矩阵,布局各大直播短视频平台,使得用户应接不暇、疲惫不堪。除此之外消费主流Z时代新用户群体越来越难被取悦,品牌想要抢占用户更多注意力,只能在体验上求新求变。在这个营销内卷的时代,元宇宙不仅能让用户体验“数字重生”,更有望为商业营销开辟第二战场。
01 元宇宙营销三板斧:IP、社群、场景元宇宙是近两年爆火的概念,很多耳熟能详的大企业躬身入局,中小企业以什么姿势投身于元宇宙?元宇宙是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平行、相互影响,并且始终在线的虚实相生的世界。
简单地说,除了吃饭、睡觉外,其余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人们可以在元宇宙中做任何事,包括与虚拟朋友在线交流、购买虚拟物品、获得虚拟资产等。根据调研机构 Gartner数据显示,到 2026年,25%的人将每天至少花一小时在虚拟世界中工作、购物、教育、社交或娱乐。到2026年,全球30%的企业将拥有用于元宇宙的产品和服务。全球人口80亿,按25%算也就是说至少有20亿人每天花一小时在元宇宙。
管理大师艾·里斯有一句名言:“市场营销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认知之争。”所以营销首先要解决的是消费者认知,如何解决消费者认知的问题呢?打造IP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认知的问题,,所以IP的潜台词就是唯一或者第一,只有这样才能占领用户认知制高点。
社群的本质是关系,社群解决的是信任的问题,场景的核心是发生交易,通过感官体验引发用户产生购买欲望,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更有动力下单。认知、关系、交易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商业闭环,随着用户对产品由浅入深的认知引发用户与品牌由远及近的关系,从旁观者到消费者、会员、粉丝、铁粉、合伙人,随着关系的升级,进而产生交易客单价由低到高,交易后的产品体验和服务体验又进一步强化用户认知。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元宇宙,本质是在智能硬件和各种技术的加持下让人与人,人与物产生更深度的连接。什么是元宇宙营销?从人货场三个角度来看,就是用虚拟人、发数字藏品、搭建元宇宙场景。人、货、场的背后是社群、IP、场景,IP、社群、场景的底层逻辑是认知、关系、交易。
02 从社群的角度重新定义数字人人、货、场模型里的人对应到元宇宙就是数字人,在元宇宙里品牌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虚拟偶像,作为品牌的代言人,其形象与真人无异,与消费者进行实时面对面交流互动,消费者甚至可以看到虚拟人表情的变化。如天猫首位数字主理人AYAYI,“她”的人设包括NFT艺术家、数字策展人、潮流主理人。随着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完善,人与人交互的体验会越来越好。
这里最根本的区别是假如在现实世界里真人偶像,大多数是围绕某个偶像形成中心化的粉丝群体,例如我们都是周杰伦的粉丝,很多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粉丝都能与周杰伦互动,关键是粉丝与粉丝之间也很少有交互。但如果是在元宇宙里,虚拟的周杰伦可以与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虚拟粉丝实时互动,并且粉丝与粉丝之间更容易形成社交网络,形成社群,这样潜在的商业空间和机会都不可估量。
上一篇:2022下半年,关于消费的5个小趋势 下一篇:2022春节营销创意案例盘点,收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