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鸿星尔克又又又又因为捐款上了热搜,靠着“破产式”捐赠,成为“热搜常客”的它,被网友们称为民族品牌,类似的还有白象、蜂花,这些民族品牌的走红,背后有哪些合理性?热度之后,民族品牌又要如何盘活消费者?作者在文章中阐述了他的观点,欢迎阅读。
鸿星尔克又闷声干了件大事。
日前,鸿星尔克向福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了总价值1亿元的捐款和物资。网友们又开始集体心疼它:刚挣点钱,又都捐了。
这一幕,是如此熟悉。
去年河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时,鸿星尔克捐赠物资,官方简单地发了一条微博,没引起多少关注,没想到网友的一句“感觉你都要倒闭了,还捐了这么多”将它送上热搜。当网友知道鸿星尔克亏损2亿元,仍然豪捐5000万后,必须“野性消费”支持。
去年7月23日,鸿星尔克开播,直播间涌入200多万人,之前在线人数不足一万,当晚总销售额超过2200万元,消费者一边下单,一边催鸿星尔克人赶紧去踩缝纫机,踩到冒火星子。整个7月份,鸿星尔克销量猛翻52倍。
来自消费者的购物狂潮势不可挡,主播说老板劝告大家要理性消费,网友们直接让老板少管闲事。像鸿星尔克一样被流量高高抛起,唤醒消费者记忆的还有白象、蜂花等。
起初,消费者关注到这些品牌,是怀疑它们已经破产抑或生存艰难、将近破产,但让消费者“毫无节制”消费的是“品牌长久陪伴的情怀”、“民族情结”、“消费者对良心企业的认可、回赠”。
但是,情怀不可能永远为生意买单,流量带来的关注终究是“昙花一现”。热度消退,鸿星尔克们的路,应该怎么走?情怀被反复消耗后,企业要拿什么留住消费者?
01“老”品牌“蹭上”了流量任谁也没有想到,“糊咖”有一天还能走红。
第一个爆火的是鸿星尔克。它靠着“破产式”捐赠,成了“热搜常客”,讨论度极高,这是重金砸营销都不能达到的效果。抖音、微博等平台上,不计其数的消费者自发宣传,不断加热话题,“失去理智,上头般买鸿星尔克”成为一种浪潮。
两天时间,鸿星尔克四个抖音账号销售额近2亿,线下店更是卖断货,有消费者直接把模特身上的衣服扒下来,还有人买500块钱的产品,转账1000块钱,扭头就跑。
鸿星尔克之后,陆续有一些民族品牌走红。“脚踩酸菜”事件让方便面品牌伤亡惨重,顺势将低调做产品、本分做企业的白象送入大众视野,消费者这才知道原来很多“老”品牌还活着,继而大肆购物支持一波。
“要不是看热搜,我都不知道还有蜂花这个品牌。”95后女孩筱筱说。靠着流量曝光,老品牌蜂花被一部分人正式认识,蜂花护发素一夜之间卖出上万瓶。
不管是白象、鸿星尔克,还是蜂花,他们的走红看似偶然,其实有内在逻辑的合理性。
1.情怀消费、情绪消费“情怀”牌是当下屡试不爽的密钥。近几年,“考古”、“怀旧”流行,老牌明星翻红,早期影视作品热映、音乐作品重新受到追捧,概莫如是。随着80、90后年岁渐长,他们越容易怀念以前的人事物。
鸿星尔克、白象、蜂花、雪莲等都是陪伴当代年轻人成长起来的品牌:校门口五毛钱一袋的雪莲,实惠又清甜;将调料撒在面饼上,再将面饼碾碎,仰头倒入嘴里,满嘴喷香……品牌重新进入视野,唤起他们儿时的记忆和情感,也更愿意为产品买单。
品牌们还切中了民族情怀。河南水灾,鸿星尔克慷慨解囊,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企业担当。白象拒绝日资投资,在食品行业掉队,还险些破产,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爱国形象油然而生,消费者有一万个理由下单。
另外,当苦“雪糕刺客久已”的消费者发现小时候经常吃的雪莲冰块,十年未涨价,此时对高价雪糕的愤怒值提高,并将这种愤怒转化为对雪莲的热捧。有人质疑雪莲工厂环境不合格时,一大批网友跳出来高呼:吃了这么多年,干不干净我不知道吗!它都没嫌你穷,你还嫌它脏。
2.对良心企业的回馈、补偿心理。鸿星尔克最初是因为“太惨”被心疼,才引发流量海啸。
消费者第一次觉得鸿星尔克“惨”,是它负债捐赠:自己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还要掏光家底去帮别人,这很像老一辈的艰苦朴素的作风。当网友们发现官方微博连会员没有,对它的“心酸”感升级,不光一口气替鸿星尔克充值了一百年会员费,网友还将对品牌的情感转化成购买力。
上一篇:能救鸿星尔克的,不是热搜与流量! 下一篇:2022春节营销创意案例盘点,收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