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营销会发生什么新变化?营销归入企业运营?品牌并入企业家战略?何出此言呢?这篇文章将针对品牌与营销两大要点,深入分析两者与企业经营的密切关系,推荐对品牌营销、企业运营、战略规划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写了这样一段话:2023年开始,营销向左,品牌向右。营销归入企业运营,品牌并入企业家战略。这段话写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有人发出了疑问。今天我就展开说说这事。
说左和右,是为了把很多人一直混为一谈的东西先区分开来。他们以前不是一回事,以后,更加不是一回事了。那营销和品牌到底谁轻谁重?谁先谁后呢?我知道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毕竟这个神奇的时代,既充斥着拼多多、直播电商月销数十亿的单品奇迹,又不断涌现出观夏、梵几这样重内容、做足了腔调的“新品牌”。是舍命狂奔还是精雕细琢?到底该怎么选择?也或者说,这是不是一个必须要做的选择?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品牌与经营,是一家优秀的企业需要同时具备的两条管理逻辑。我们之所以讨论孰轻孰重,是按照企业所处的阶段来思考问题,在眼下这个阶段,谁是当务之急。最终,品牌一定是企业运营到后面绕不过去的归宿。营销是为建设品牌服务的,建设品牌,是为扩大优势、基业长青服务的。
可惜的是,两条并不矛盾的管理逻辑,时常在被误读中,被当作两个非此即彼的选项。
就像“左”和“右”听上去,真的不能既左又右一样。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01 品牌的误解:矫情、高价、烧钱不止一次,创始人们这样跟我说:我们现在没有闲钱做品牌的事。
不止一次,品牌总监们尴尬地抱怨:我以为我做的是品牌的事,结果我的每项工作都要跟销售额的考核绑定在一起。
云山雾罩的价值,无法量化的产出,试图以高价格支撑高毛利导致市场缩小,烧钱做形式的事,这是很多人对品牌这项工作最诚实的印象。
甚至,会有经销商背景的务实型创业者,直接声明:我不做品牌,我只做白牌。走渠道的。只要赚钱,白牌也比品牌香啊!
也有人说:我只要有规模,常年做,我不就有了品牌吗?
基本上市场上对品牌的误解共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如临大敌派”,一派是“水到渠成派”。如临大敌派将做品牌视作洪水猛兽,是投人投钱没回报的冤种行为,做品牌动作和好好搞营销动作,势不两立。另一派则将品牌视为自己什么都不做最后自然而然就获得的“天外来物”。
其实呢,品牌很务实,它可以做到一分钱都不花。朴素到最极致,可以只是一项从企业家创始人视角出发的管理流程。一家公司,内部的管理流程有N条线,财务有财务的流程,货物有货物的流程,销售有销售的流程,研发有研发的流程。你会发现,唯独没有一条线,是从企业创始价值视角出发的。
为什么企业需要这样一条管理的线?
因为如果缺少了这样一条线,一家企业容易在急速狂奔的路上翻车。这条线,既是这家企业的安全保障线,也是这家企业自己的“最优导航路线”,还是内部人员选用育留的“一条金线”。
我们的企业年限都还很短,往往意识不到这样一条线的价值。少有企业家愿意在这种事上花时间,更别说花钱了。
2016年,我曾经受邀参加一场品牌的圆桌对话,与会的品牌营销人里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品牌负责人,也有国内新晋知名企业的市场总监。有趣的是,当天聊到品牌的话题时,新晋企业们侃侃而谈的都是如何穷尽一切手段,翻倍增长的话题,而那些国际品牌的负责人,一水儿谈及的都是“品牌安全”的内容。听到“品牌安全”,几位新晋企业的市场总监或满脸疑惑,或不以为然。
你有没有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依然是贸易多,品牌少;卖货的多,做事的少;有名的多,有牌的少。我们的市场里从来不缺聪明的生意人,却始终缺少“有那么一点理想主义在身上”的生意人。这个理想,往大了说 ,是一种品牌的精神,可以传世。往小了说,有这点理想在,企业招个能人的沟通成本都小些。
那么,蒙眼狂奔、精益营销的那些务实型企业,该怎么把品牌的双线思维也装载上呢?
02 管理者的艺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创过业的人都知道,当老板是挺变态的一个活儿。经常要干一些自相矛盾的事:有时候要大气磅礴,有时候又要斤斤计较;有时候要急攻猛进,有时候又要耐住寂寞。在营销和品牌这里,依然需要创始人继续秉持变态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营销是运营动作,讲究的是求真务实,挖掘机会。品牌是企业战略,讲究的则是提前布局,长期主义。
上一篇:用一块39元的奖牌俘获00后,Keep做了门新生意 下一篇:营销向左,品牌向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