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营销是一种很常见的营销手段,阅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探索其底层逻辑,通过丰富的案例找到情绪营销的最优解。
爱情和商业,看似截然不同,却有一个共通之处:价值。
恋爱中有两种价值,一种是经济价值,另一种是情绪价值。消费中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功能价值(也可以叫使用价值),另一种也是情绪价值。在市场消费领域,情绪价值不仅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一种心理共鸣,它触及到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多巴胺和其他愉悦感的化学反应。类似于恋爱中的激情和依恋,情绪价值在商业中也有着非常实际的应用,利用情绪价值的营销方式可以成为“情绪营销”。
多巴胺穿搭,是情绪营销的一个鲜明例子。它不仅考虑了服装的功能性,更着眼于如何通过色彩、设计等因素来激发消费者的愉悦感和自信心。当人们穿上一件令他们感到自信和满足的衣物时,多巴胺激增,情感愉悦的感觉也伴随而来。这种情绪连接使人们愿意购买更多的时尚产品,而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穿衣需求。
多巴胺穿搭只是情绪营销的冰山一角。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积极采用这一策略,如美食、旅游、电子产品等,都在努力创造令人愉悦和满足的情感体验,从而吸引消费者。
这篇文章就来说一说情绪营销。
一、情绪营销的起源和演变情绪营销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却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广告的起初是以文字为主的形式出现在纸质媒体上。这些广告注重传达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性特点,强调理性信息。例如,19世纪的报纸广告通常包括产品的描述、价格和特点,目的是通过逻辑和理性来吸引潜在客户。这些广告更注重产品的功能价值。
可口可乐的早期广告
大概在19世纪中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印刷技术,它能够将照片或绘画转化为印刷品,从而使得图像能够大量复制和传播。这种技术促进了图像广告以及海报的发展,也为广告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现在看来,图像广告的出现可以称之为一次广告革命。
有了图像作为辅助手段,广告开始运用各种视觉修辞手法来创造和表达情绪,如比喻、象征、对比、夸张等。这些手法通过增加广告的艺术性和美感,激发了消费者的情绪。
至此,可以说情绪营销开始逐渐占据营销的主流。
一个标志性的例子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他们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推出了广告中的圣诞老人形象,这一形象带来了欢乐、团聚和情感上的满足感。这个形象不仅将产品与情感联系起来,还将品牌与特定的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
20世纪初,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型媒介开始出现,它们使得广告更加丰富、多样和有说服力。
这些新媒介的出现,也催生了一批新的广告创意人才,他们利用影像的语言来讲述品牌的故事,传递品牌的情感。他们运用剧情、音乐、色彩、镜头等元素,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情绪效果,如温馨、幽默、惊喜、震撼等。
广告的黄金时代也随之开始到来,回看广告黄金时代的作品,会发现那些作品基本都是以情感为主要沟通点的。
二、情绪营销的底层逻辑商业世界关于情绪营销的效果大于理性营销,都能隐隐get到,当然它们也有数据说明情绪营销带来的更好收益。但直到心理学开始融入营销之后,情绪营销为什么更有效的问题也算有了清晰的答案。
1986年,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派蒂和他的搭档约翰·卡乔鲍,提出了详尽可能性模型(ELM)。
ELM模型认为,人类被说服的模型有两种,即中央路径和外围路径。在中央路径下,人们会理性思考、深思熟虑之后做出决策,而在外围路径下,人们通常不愿耗费太多精力去分析问题,更容易被表面因素说服。
营销的本质就是说服消费者,因此情绪营销对应的正式外围路径。
2002年以色列人丹尼尔·卡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将人的思维分为两个系统: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可以称为快思维。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可以称为慢思维。
上一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雪王” 下一篇:用户分层,让你的推广精准到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