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秋叶:如何从0到1运营社群?这是我的7个思考

    秋叶:如何从0到1运营社群?这是我的7个思考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微博@aa李文 问我一个关于如何从零开始构建社群的问题。

    秋叶:如何从0到1运营社群?这是我的7个思考


    首先建议你看看我们写的《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践》(第二版),蓝色封面的书,很多运营的套路和细节,在书里面有详细介绍,这也是目前国内社群运营领域,评价最实操的书。

    下面我说说从0到1建设社群,在书里面没有展开,我在实践中想到的点。

    书的补充思考1:社群必须要有同好,但怎样的同好才能持续下去?

    我在《社群营销》一书中谈到,社群必须先有明确的同好,什么叫有明确的同好?就是组织的人、加入的人一开始就很明白自己这个社群是为何能长期存在的。

    如果一个群进来的人问:这个群是干嘛的?——那么这个群的同好定位就已经出了问题。

    不知道长期存在的理由,只是临时理由建立的群,只是一个讨论组。比如今晚一起吃饭群。

    怎样的同好才能让一个社群长期存在?

    我的思考结论是在群里面的人,要能在这个群,借助这个同好链接,找到极大的情感慰籍,极大的互动快乐,极大的现实利益,三者满足其一,社群才能持续。

    很多人建立的社群,表面上很美好,但是定位阶段就没有想清楚,

    【1】你给别人带来怎样的情感需要,以致他们欲罢不能?
    【2】你给别人分享怎样的快乐记忆,以致他们渴望再来?
    【3】你给别人创造怎样的利益回报,以致他们期待更多?

    比如有人问能否围绕厨房小家电做社群,这里面很难做会员优惠社群,毕竟厨房家电不是经常采购,也很难分享厨房小家电心得,也很难因为聊厨房小家电产生情感链接。

    唯一的可能就是你们都是一群致力研究厨房小家电的网友,可以分享新知识,新技术,新看法,新工艺,这是可以建立一个小众且持续存在的群,这里面社群能存在,就是因为有交流专业知识的需求,但这个群可能规模很小很小。

    书的补充思考2:社群的运营一定要有仪式感。

    很多群成立得很草率,有了一个想法,马上就张罗人加入,这不合适。

    一个想长久发展的社群,得让加入的人很重视,这就需要仪式感,就像我们加入组织,考察程序是很严谨规范的,这样加入前越慎重,加入后投入的精力和能量反而更大。

    梁山好汉入伙前要交投名状,也是一种仪式感。

    我们做社群,是不是一开始就要定义自己的社群名称、头像、口号、文化、群提示、运营模式?——让别人一进来就感觉这里和别人家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我们做社群,是不是一开始就要别人为加入社群做一些努力?比如请人推荐,比如写自荐信,比如做过为社群有价值的事情,比如愿意付费?
    我们做社群,是不是一开始就要让别人感觉到加入程序是经过报名、考察、选拔、登记、引荐给内部群员一系列流程,而不是大家头脑一发热,来到一个乌合之众?

    我认为很多社群运营,在仪式感方面做得很差,简直就是没有。

    书的补充思考3:社群的结构建议控制规模。

    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于社群不是一个大组织,是小而美的圈子。

    在网络上现实中能把人大规模组织在一起的形态有这样几种:

    1、政党;2、宗教;3、粉丝团;4、学校;5、商会;6、经销商网络;7、俱乐部。

    这些组织你会发现都需要专门的人来运营才能做到比较大的规模,实际上就是一个专业组织,很难被称为是一个社群。

    网上的很多所谓的社群其实是3、4、5、6、7三种形式在网上的变种,从严格意义上讲,除了俱乐部,是可以发展成社群的,其它形式都很难成为社群.

    有的微商群,覆盖十几万人,其实本质是把线下的渠道合作放到网上,就是一个生意,打着社群的名义来追风口。

    有的训练营,号称几万人,其实本质就是学校一期期开课的学员,还不如线下的学校,人家起码一个班的人长期生活,互相熟悉,甚至知根知底。网上的学员往往是授课时在一起,讲完了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并无交集。

    而俱乐部一般有共同的爱好,可以组织一帮人经常玩,经常聚,就有了情感链接,从而碰撞出新的可能,这才使得社群里面有快乐因子,有利益因子,长久运营下去。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社群的几种变现方式 下一篇:社区经济的核心价值:交易效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