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制造流行的能力:深度解析新世相、网易、三联周刊的传播套路

    制造流行的事物到底有哪些套路,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逻辑呢?

    制造流行的能力:深度解析新世相、网易、三联周刊的传播套路

    2018年年初,整个营销圈被三家企业闹的乌烟瘴气,阴云密布。

    哪三家企业?

    新世相,网易,和三联生活周刊。

    先看新世相,它发布了课程——新世相营销课,利用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分销的传播套路,刷爆了营销人的朋友圈。

    在新世相之前,网易已经抢占了人们注意力,其联合千聊推出的“网易戏精课”,率先打开了营销人们焦虑的水龙头。

    在这之后,一直默默无闻的三联生活周刊,则利用同样套路引爆了更多人的朋友圈,让人们再一次陷入了“知识陷阱”里。

    说实在的,相对于三联生活周刊,新世相和网易在营销界是出名了的。

    前者制造了爆刷朋友圈的“逃离北上广”和“丢书大作战”,后者则打造了多个爆款产品和H5,一直是营销人们研究的对象。

    那么,为什么新世相能多次创造出刷屏活动?为什么网易能打造出爆款产品?而三联周刊又为什么也会突然爆发呢?

    这背后的逻辑,有一本书其实已经早早解释了,那就是《疯传》。

    只要读懂了《疯传》,你也可以像新世相、网易们一样,获得制造流行的能力,甚至改变“潮水的方向”。

    那么,《疯传》是怎么解释这些传播套路的?且随我一探究竟。

    一、社交货币

    一个易于传播的产品,可以有很多特征,比如自发传播,让用户有话可说,有无可挑剔的性能,有荣耀感等等。而要想你的产品因为这些特征而真正流行起来,必须在产品设计时加入一个东西,那就是社交货币。

    所谓社交货币,即能为人们的持续交流互动提供谈资。因为社交就像交易,社交货币就是支持社交活动这种“交易形式”的“一般等价物”。

    谈资,共同话题,大众喜好,都是社交货币,也可以看作是对其概念的简单理解。所以,能否为大众提供社交上的谈资和共同话题,满足人们倾向分享自己思想和观点的欲望,是产品能否流行起来的前提。

    那么,该如何铸造社交货币?

    1. 制造卓越

    卓越的产品会给人一种吸引力,让用户感觉自己高逼格、更优秀,这就可以转为社交货币,吸引更多关注,比如:iPhone。

    除了卓越,非常规之事也可以制造许多意外,神秘,且可以有争议,这能够吸引人们的频繁关注,从而充当社交货币,比如新世相的“逃离北上广”。

    2. 设计游戏

    人们为什么喜欢玩游戏?

    这是因为游戏可以调动人们的参与欲望和比较心理,所以,如果在产品里加入了游戏元素,或者产品就是游戏,就可以充当社交货币。

    这一点做的最好的就是腾讯,王者荣耀、跳一跳小程序等游戏之所以会大火,就是游戏可以充当社交货币的作用。

    3. 打造归属

    通过放大产品和服务的稀缺性和专用性,打造给予用户的归属感,是制造社交货币的又一良方。

    近来被频繁提到的一个词叫“超级用户”,其本质就是要打造专属感,因为这是站在用户角度设计产品的思维,所以也叫做超级用户思维。

    因为只有超级用户认可你的产品,才会对你的产品产生归属感联结和身份认同,反过来,超级用户也会因此有兴奋感和骄傲感。

    用《疯传》的话来说就是:稀缺性和专用性让用户有归属感,故而激发人们口口相传的欲望

    那要怎么样打造归属感?

    很简单,即让产品、服务、体验与众不同,换句话讲,就是区分人群,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体验和服务。

    比如:打造VIP会员、付费会员、普通用户的三级体系,不同等级服务体验不同,而最高等级就可以产生口碑传播。

    所以,产品的与众不同,会给用户产生独特的感觉,并形成特定标签,同时调动大众的好奇心,引发讨论和传播。

    二、诱因

    有了社交货币,还需要有合适的理由,这样才能让产品被提起或者提高被提起的频率,而这个理由,叫做诱因。

    何为诱因?

    书中的解释是:一件事会出现在脑海里,是因为看到了与其相关联的事物,这种引起关联思维的因素,就是诱因。

    所以,产生诱因常见的方式,就是把产品和生活中常见的“诱因”关联起来。比如:脑白金,就和送礼、孝敬等联系起来,让用户看见送礼行为就想起脑白金和那句洗脑的广告语。

    当然,诱因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而要清楚诱因的特征是什么。

    1. 高频

    高频是诱因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可以是人在某个时间的高频特征或高频行为。

    送礼就是高频的行为,而脑白金因为与其关联,才创造了“收礼只收脑白金”的销量神话。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让产品自带传播因子的两个小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