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ptjcw.com

学会【买点营销】,少走10年弯路

    在街上买东西,你会被什么样的广告语或营销话术所吸引呢?本文作者从【买点营销】的角度,对营销的用户心理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会【买点营销】,少走10年弯路

    买和卖,营销中最常见的行为,一体两面,就像力学中有作用力就一定会有反作用力,常被人们当做是同一件事。

    因此在【卖点】已经在营销圈横行数十年的情况下,再提出【买点营销】更像是个伪命题。不过是把对象和语序做了调换,给卖点换了套新说辞,玩了个文字游戏罢了。

    现实当真如此吗?

    不妨先做个测试。

    如果你是一名水果摊的小贩,要如何吆喝来招揽生意呢?

    你是会喊“卖水果喽~”还是会喊“买水果喽~”呢?

    乍一看两者根本没差?但是销售结果上却截然不同!不信?让我们来还原下消费者听到两种吆喝时的内心活动吧~

    商贩A吆喝:卖水果喽~又大又甜,不好吃不要钱~

    消费者内心:哦,原来这家是卖水果的(品质还可以)—括号内的信息可能直接忽略

    商贩B吆喝:这位靓仔/靓女,买水果吧!又大又甜,不好吃我退你钱~

    消费者内心:你在喊我?我要买水果了吗?有那么好吃吗?你能退我多少钱?

    比较下来哪个商贩更容易卖货?无疑是商贩B。

    因为从他开始吆喝“这位靓仔/靓女”的那一刻起,消费者思维意识就被唤醒了,紧接着大脑开始收集信息,商贩B的种种信息开始激活大脑的思考和欲望,最终做出决策。

    反观商贩A的吆喝呢?除非消费者是专程购买水果目的而来,不然这种吆喝大概率会沦为消费者大脑潜意识里,嘈杂环境中的某个噪音罢了(知识点1鸡尾酒会效应)。毕竟市场里卖水果也好,卖水龙头也罢,叫卖声此起彼伏,但又与我何干呢?

    借助这个情境模拟,无非是向你展示买点营销第一准则——只有传递到消费者耳边且能激发他思考意识的信息,才是更有效的推广信息。而对消费者来说,最能激发他意识的莫过于——这事对我有啥好处呢——消费者受益!

    进展到这儿定会有人反驳,卖点不正是如此?卖点概念本就代表着商品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对消费者独特的利益承诺(USP)!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

    没人想要一把四分之一英寸长的电锯,他们想要的是四分之一英寸的洞!

    但问题是,时至今日仍固守着USP卖点法还够有效吗?

    让我们再做一个情境测试吧。

    如果你是一个学过营销的水果商贩,这次售卖的是来自赣南的、有[国家地理标志]的有机脐橙,你又准备怎样吆喝呢?

    如果采用商品售卖的卖点思维,你会非常驾轻就熟地提炼出一个卖点USP,然后再把卖点转化成消费者容易接收的话术(吆喝)……这波操作应该是教科书级的标准流程了。

    可惜,消费者会乖乖买账吗?兴许直到消费者付账走人后,你仍不知道这颗橙子他到底因为哪个理由而买的。

    你可以把赣南、国家地理标志当做是产品的USP卖点,但是——

    在高端社区的超市里,消费者看重的是“有机无公害”;

    当你在健身房旁售卖时,消费者看重的是“健康富含维他命C”;

    当你在景区山顶售卖时,消费者购买就因为它“生津止渴鲜美多汁”

    当你在驾校考场售卖时,可能消费者就是想买个“一定橙”的好彩头

    ……

    看到自己辛苦培育认证的“国家地理标志有机橙”竟然被消费者当成图个吉利的“锦鲤”购买时,不少市场人会大为震惊,亦或心中暗骂消费者不识货,看不出产品真正的好……

    但你可否想过,消费者购买行为并没那么多理性跟复杂,他们就是单纯为”他们觉得值”的商品买单而已。这个现象就是买点第二准则——很多时候,消费者的真实购买动机并不是商家主推的卖点。也就是说,就算商家卖了很多产品,但仍有可能根本不知道消费者因何而买!

    再说个真实案例,小马宋曾介绍过他服务的一款英国小皮儿童常温酸奶,最初宣传主打有机好食材、营养成分等等,但妈妈们对此反应一般。后来他们实地走访了某城线下商超的销冠后发现,这名销售员介绍商品时,提到“常温酸奶对宝宝肚子好,不会着凉”这一理由,就能说服很多妈妈购买。

    可见一款产品最独特的卖点,未必就是消费者动心掏钱的买点。

    那为什么卖点会时效呢?是营销策划们不够努力吗?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这恰巧是在同一座商场(凯德Mall)的两家全国性餐饮连锁品牌的商家,他们一家主打“鱼水饺”,一家主打“虾水饺”,自身特点和优势都很明显,可以说是天生的冤家对手。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上一篇:B站和小红书是“Z世代”的AB面 下一篇:2022春节营销创意案例盘点,收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