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反映:种草不如从前有效了。但有些品牌很少种草,但一上市就能热销。本文拆解理想汽车的营销思路,一起来看看其营销成功的关键。
最近,很多客户跟我聊到同一个话题:种草不如之前有效了。
之前只要在某种草平台把内容铺到一定量级,总会出现几篇“爆文”,给猫店带去肉眼可见的GMV。但现在的状况是:
之前出单的垂类博主,已经“洗”不出新的流量;
本行外的垂类博主和泛人群博主,只能贡献流量、没法贡献GMV;
头部博主的转化稳定走低,而且这种转化还是用“破价”换来的。很难说清楚,种草效果是自己“割肉”带来的,还是博主自己带来的。
种草平台和MCN对商业化的追逐,让种草的效果持续透支。大多数的种草,已经变成了“内容里的产品植入”,而不是“有带货力的产品推荐”。
同时,我又看到另外一种现象:某些品牌很少种草,但一上市就能热销。
6月份,我的朋友圈被李想的一条微博截图刷屏了。在这条微博里,李想讲了理想汽车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今年,和李想一起刷屏社交媒体的还有理想L9。这款车据说上市72小时,订单就超了3万,连上微博热搜。
没人会怀疑,这个成绩是因为理想汽车的广告预算高。理想一向被外界叫“抠厂”,广告费只占3%。
而且,汽车销售受口碑影响很大,所以车厂很在意维系大V关系,种草和PR的预算一般都很充沛。但理想汽车一般邀人试驾,就发一块小饼干,连基本的“车马费”都没有。
拆解理想汽车的营销思路,我认为这类品牌不是在塑造品牌的种草力,而是专注打造品牌的号召力。这种一上市就能掀起热销潮的品牌,我称之为「号召力品牌」。
一、为什么种草,会越种越秃?种草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种草降低了“用户成本”,其中包括学习成本、信任成本、金钱成本、触达成本。
1. 学习成本当KOL帮品牌种草,KOL产出的笔记和视频,就成了产品的说明书和使用攻略。
而且,KOL的说法更通俗更易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2. 信任成本KOL帮品牌种草,本质上是利用人格做担保,来给品牌做信任背书。
粉丝们在爱屋及乌的心态下,信了博主推荐的东西,降低了品牌取信消费者的成本。
3. 金钱成本品牌找KOL种草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品牌必须给到一定的优惠,尤其是头部博主。
因为种草这种事,多少是会消耗KOL信任度的,种草行为必须披着“宠粉”的外衣,KOL才敢放心大胆地恰饭。
当KOL从品牌方那里“把价格打下来”之后,他就变相地帮助粉丝节省了金钱成本。
4. 触达成本在广告铺天盖地的今天,我们已经学会自动地忽略广告、刷走广告。
而种草素材就是一次“内容植入”,KOL通过把广告做成内容,吸引用户看完,降低用户的防备心理。所以,种草降低了企业触达用户的成本。
用一句话总结:种草营销本质上是在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
可为什么到后期,种草的效果会被透支?因为当种草成为一种常态,用户的“垂直成本”降低了,但“水平成本”却没有变化。
当种草泛滥之后,所有对手都在种草时,原本已经降低的几个成本,就会被用户看作“理所当然”。
1. 学习成本。各家讲各自的攻略,消费者认知错乱。
2. 信任成本。给钱就做背书,信任透支。
3. 金钱成本。各家都让利,价格不再有吸引力。
4. 触达成本。看穿博主套路,内容吸引力降低,完播率下滑。
而当一个品牌,专注提升种草的转化率,不断尝试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时,他很可能会把品牌带到歧途上。
二、种草力 PK 号召力这两年防晒服突然火了起来。某知名淘品牌的价格大约在199元左右,但顶级户外品牌的皮肤衣,比如这两年大火的始祖鸟,一件就要2000左右。
你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
一边是喧嚣地拉客。某些以防晒服起家的淘品牌,一直在营造“选择成本极低的感受”,让用户快速转化;
一边是冷酷地摆pose。始祖鸟这样的户外轻奢大牌,一直冷冷散发着魅力,让用户咬牙掏腰包。
其实防晒衣的技术并不复杂,就是利用防紫外线的涂层或者抗紫外线的纤维,来吸收、反射紫外线。
所以,2000元始祖鸟防晒衣的防晒力不一定会比199元的品牌强10倍,但始祖鸟就是拥有“199们”没有的号召力。
一切拥有号召力的品牌,本质上卖的不是产品,卖的是意义。
上一篇:从“种草力”到“号召力”,品牌要成为「议题供应商」 下一篇:基于7Ps营销管理理论中的促销与过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