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 MONO APP,很多人会用“眼前一亮”、“爱不释手”的词汇来形容它。在知乎上一个关于“如何评价「MONO 猫弄」这个 App ?”的提问,引来了 63 个知友的回答和 704 个关注。大部分人认为,MONO 的视觉形式感很强,风格偏文艺小清新,设计精致、内容整合出色,交互也很优秀。
由此可见,才创办了两年半的 MONO 已受到普遍关注和热烈追捧。早在 2016 年 1 月,MONO 的用户量已突破 600 万。
而作为 MONO 的 CEO,于向飞毕业于伦敦印刷学院平面设计系,从事设计行业多年,曾供职于豆瓣,见证了豆瓣阅读的成长过程。
2014 年,因不满行业内没有一个产品能把好的兴趣点和内容简化、纯化,加之本身对各种文化的浓厚兴趣,于向飞创立了 MONO。
后来因设计 MONO logo 的契机,于向飞的朋友阮千瑞也加入了 MONO 团队。如今已是 MONO 设计总监的阮千瑞,曾为乐队万能青年旅店 设计唱片封面和海报。 之前,于向飞和阮千瑞,两个 MONO 背后的男人,作客 MindTalk 线场,跟大家聊一下对设计和看法。以下是整合后的分享内容:
Q1: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 MONO 的创业历史吗?于:最初创立 MONO,是因为我们觉得中文的内容世界里,内容噪音很大,高质量内容虽然很多,但容易被淹没在噪音的海洋里。我们希望通过产品提取高质量的内容供大家阅读,是一个内容整理和去噪的概念。
阮:MONO 最开始是想单纯做一个高质量阅读平台,用过最早版本的朋友会有印象。中间我们在方向和设计细节上做过很多调整,才能成就我们最新的版本。
于:对,我们一开始因为人手很少,以人工编辑的形式挑选内容,以日报形式和下拉式交互呈现,是一种精选媒体的形式。随着内容和用户量的增长,需求也在变化,最近的改版是经过半年技术积累,希望在内容领域里帮大家更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计这个版本时,希望能让用户更快地找到兴趣点,订阅兴趣点,持续性消费,提供基于兴趣的优质内容。
Q2:MONO 旗下有很多特色的内容栏目,能否分享一下这背后的设计思考?阮:栏目的设置并不是单方面的设计思考,而是我们编辑团队在选题还是内容策划上,配合度高。理由也很简单,好内容跟我们自己的趣味判断有关,但在最新版本里,我们更偏向以算法和体系来加强内容的质和量。
阮:以前于向飞跟我说过,产品设计就是设计一个中空的盒子,让人能找到他想要的,而且还能互相找到,跟平面设计不同,基本是做预设和规划,更抽象一些,但是涉及设计本身的问题就更多一些,不是单纯的美学或者风格上的表现。
Q3:对设计师来说,怎么去平衡个人美学的判断和设计的需求?上一篇:打造产品如练武,融资过亿的葡萄生活运营VP传授绝技 下一篇:悦动圈胡茂伟:创业需回归商业本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