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的排版对于一个公众号的运营来讲至关重要,一个不好看的排版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读者满意的,那我们怎么进行公众号排版才会让公众号看起来更有设计感呢?今天我们就用10分钟快速学会排版技巧。
好的公众号设计应该是优秀的排版来展现的,对于一个公众号来讲是个人或企业的门面,对塑造品牌的正面形象有重要意义,一个好的排版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良好的美感和体验,还要传达公众号本身的品味,同时让文章显得清新整洁逻辑性强,一个精良的公众号排版能够提升整个公众号的观感,那排版有什么技巧呢?
公众号排版总的原则1.简洁原则
排版是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不要为了追求排版技巧而放弃对内容本身追求,更不要喧宾夺主,过于花哨的排版是大忌。不能单纯为了排版而放弃了对逻辑性的追求,我们既要重视排版,也不要把所有问题都怪罪于排版。常见的错误排版就是使用大量花哨的动态背景和使用大量的繁琐样式。
2.制定标准
对于一个公众号来讲,我们需要对各种关键要素进行简单的标准设定,尤其是是当多人维护的时候,更要看重这一点。如正文的主题颜色、各级标题的颜色、样式,图片的尺寸等,必须制定一致的标准。
3.突出重点
当文中有重点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一个不同的样式、颜色、加粗、不同字体等方法来区分其他正文的内容,这个可能是在文首、文尾,甚至可能是中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划重点一定要足够克制,很多初级的排版者经常会出现重点遍布全文的情况,记住一句话就够了,如果全是重点那等于没有任何重点。
4.善用标题
标题样式要把握好,小标题的作用是总结和提炼大段落中的精华,一定要熟练掌握,因为现在用户的阅读习惯趋向于快速,不提出重点内容,可能随时被读者中断阅读,而放弃读完全文。
公众号排版工具技巧一个好的排版工具是公众号排版工具是我们必须选择的,有很多编辑器就可以完成我们的排版美化设计工作了,一个好的工具会让我们事半功倍,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我们的工作。
公众号文字排版技巧不要缩进首行
公众号的展现形式和普通文档大有不同,很多自媒体作者把以前写文档的习惯带了进来,喜欢首行缩进,这种是极为错误的方式,因为移动设备的宽度有限,而前段内容又有空格来保持区分,所以切记不要缩进。
字体颜色选择
正文的颜色应该是黑色,但是应该选择黑色略浅一些的黑灰色,这个在微信编辑器的编辑区中可以找到,在颜色选择的窗体中,黑色的正上方位置,点选就可以了。因为在移动设备上阅读文章,纯黑色比较扎眼,而略浅一些的颜色可以带来文艺的感觉,同时又降低了眼部的疲劳。
小标题和注释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应该选择略暗的颜色,不要使用刺眼的纯色,使用蓝灰色、紫色、橙色均可。这个颜色的组合应该符合设计标准,即尽量不多于三色的原则。
分割元素
对于一个长篇的公众号文章来讲,需要一些元素来进行主体文字的分割,如果你有使用编辑器的习惯,那就可以在分割的栏目里面选择自己想要的元素,切记要符合自己的文章整体风格和公众号形象,如果不用的话自己设计就太难了。
行间距
选择1.5-2为宜,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视觉习惯进行微调。
正文字号
正文默认的字号是17px,一般来讲14-18之间都是可以的,但如果读者多是年轻人且有文艺性的建议使用14px,如果读者老年居多则可以选择18px。
一级标题要比正文大两个字号。
二级标题可以与正文同等字号。
引用字号可以与正文相同,但建议使用颜色略浅一些,且使用斜体字。
重点正文采取下划线或加粗字体并变色的方式为宜。
注释类的字号要选择比正文字号小2个字号且略浅颜色。
首段提示
可以在首行写出本文有多少字,阅读需要多少时间,这样看起来比较亲切,且可以得到用户的好感。微信编辑器的编辑区底部有这个智能统计,当然这个统计最好是先复制到记事本,否则的话会可能有样式错误的问题。
注释是什么?
注释是正文中对图片、表格或视频等内容的辅助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注释来完善内容加深读者对正文的理解或进行二次创作,注释要与被注释对象在空间上最近,并且在文中有多个注释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风格的统一。
公众号段落排版技巧段落间距
段落间距一定要有5-10均可。
小标题要近
不可距离太远,否则就没有标题的价值了。
合理分段
除非是营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否则一定不要超过10行,超过10行就显得太紧张了。
划分区域
如果一篇文章文字过多,那要合理划分区域,通常使用标题与序号相结合的方式来操作。
小标题怎么回事?
小标题主要是提炼精华内容的,能够让读者迅速理解下文。
由于移动阅读的习惯问题,建议多提炼小标题,
小标题不能太长,如果分为两行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公众号封面选择技巧公众号封面图的尺寸
首条封面900*383px
次条封面200*200px
封面图对于一篇文章的打开率是有天大的影响,相信已经远超10倍了,一个糟糕的封面图不会引起任何读者的注意。
上一篇:公众号转化率太低怎么办?教你几招方法解决 下一篇: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设置历史消息的步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